•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白色夹竹桃

    白色夹竹桃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02

    主演:米歇尔·菲佛,蕾妮·齐薇格,艾莉森·洛曼,罗宾·怀特 

    导演:Peter Kosminsky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高清版

      公路战争:狂怒

    • 更新HD

      北方1983

    • 更新HD

      助产士国语

    • 更新HD

      塔达斯卜林达传奇国语

    • 更新HD

      说谎者游戏

    • 更新HD

      重案行动之连环凶杀

    • 更新HD

      负鼠

    • 更新HD

      路易斯安纳鱼子酱

     剧照

    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2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3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4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5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6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6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7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8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19白色夹竹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阿斯特丽德(爱莉森•洛曼 饰)15岁那年,母亲(米歇尔•菲佛 饰)杀死了抛弃她的情人。阿斯特丽德亲眼看着母亲被捕。自从母亲被捕,她便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与此同时她被收养了。  阿斯特丽德从女主人的男友身上感觉到了父爱,却被女主人认为她勾引自己的男友,向她开枪。康复后的阿斯特丽德居住进抚养院,她常被欺负,但自从被枪伤之后她便知道她需要依靠自己力量来保护自己。  在抚养院中,男孩保尔主动接近阿斯特丽德,他们都喜欢画画。他们的来往却得不到母亲的赞同,母亲告诉她无论如何都要靠自己走下去,不能靠男人。  在后来阿斯特丽德被一名女明星克莱尔(芮妮•齐薇格 饰)收养。克莱尔很珍爱经历坎坷的阿斯特丽德,可是阿斯特丽德的母亲却嫉妒她们,那次见面之后,克莱尔竟然自杀了。  克莱尔的死对阿斯特丽德的打击很大,她要求被一名俄罗斯女商人收养,她变得自甘堕落。这时母亲要求阿斯特丽德为她出庭作证,并从母亲嘴里知道了有关自己的身世,可是她要求母亲放她走。  母亲果真放她走了,母亲没有要她出庭,阿斯特丽德看着母亲走上囚车……

     长篇影评

     1 ) 生命里的东西

    看了慕名已久的《白色夹竹桃》。不算很长,1小时39分,但感觉有2个多小时,可见节奏之慢。不过仍然可以说好看,因为里面4位都是金发的美女。
     女主人公是位未成年的少女,母亲因被判一级谋杀入狱35年。她从此在临养家庭和少年抚养院里度过成年之前的岁月,在此之间监狱里母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她和控制,一直到她成年。
     除了少女以外,其他3位母亲都是好莱坞的老戏骨:米雪儿.法伊弗、罗宾.莱特.潘和瑞妮.兹而薇格。全部都是金发、高挑的美女。而且,不仅是美貌,智慧也是被承认的。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女性力量强大的影片。
     第一个领养家庭是以枪击为终结,第二个家庭是以养母自杀为终结。而两次,少女都是当事人,现场目击者。
     在抚养院里,她和那个喜欢她的男生对话————
     “你母亲呢?”“她在监狱里,因为谋杀男友。”
     “你父亲呢?”“我从没见过他。”
     “Cool!”“是啊,好Cool!”————这是在看电影的我和表姐的对话。
     对我们这样生活平稳的人来说,那是一种不可想象的际遇和生活。突然,母亲被一群陌生人从家里带走,突然她被判入狱35年,而自己,突然被送到陌生人的家里,和一群素未谋面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在片中,除了第一夜,少女坐在房檐下无声的哭泣,再也没有看到过她流泪,即使在被养母击中以后!然后,第二个寄养的家庭,很好的物质环境,很爱她的养母,但是,因为和丈夫的情感破裂,在她身边自杀了。
     在这样的生活里,她没有酗酒,没有吸毒也没有滥交。(电影里故意淡化了她吸毒的生活)她高中毕业,最后和男友去了纽约,和母亲一样(也象她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艺术家。在结尾处,她把自己的一段段经历用一个个盒子布置出来,我由此推断她是个现代艺术家。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镜头,也许在很多人的心里,也会有这样的盒子。
     看完电影,我有感于生命的坚强,虽然有时它也是非常脆弱的,但是,它的坚强总是超乎了我对它的想象。我一向钦佩女性的力量,就象林语堂说过的,女性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保护者。中国人说过,至柔者至刚,也是这个意思吧。有时候,毁灭的力量是那么让人促不及防,但是,始终有另一中力量,尽管可能会及微弱,但是却于山蹦地陷之前,依然矗立,并且永远在生命里存在下去。
     但是,生命里还有另一中东西始终存在。戏里,母亲对女儿说“:孤独是人类的天性,没有人能填补这个空白。”
     米雪儿.法伊弗的眼睛是一种淡蓝色,淡到你几乎怀疑她是个盲人。在片里,她额上青经凸现,呈现出一种岁月的力量,那种坚定的眼神,让人无从抗拒.

     2 ) 你又不是夹竹桃

    小时候《黑猫警长》里有一集,讲某个小动物挂掉了,找了半天凶手,凶手原来是院子里的夹竹桃,题外话一下,其实以前好多动画片还是蛮科普的。
    当时就觉得这花很漂亮,后来慢慢长大,知道玫瑰带刺,花蘑菇往往有毒,就形成了“美丽的东西就会自我保护”这个观念,在豆瓣看到有人说“夹竹桃只所以有毒,是不想给人养。”我英文不好,反正我看的电影里中文翻译没有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自己总结出来的。这句话挺诗意的,而且容易往脑子里钻,但是我并不太喜欢这句话,因为,太拟人了,也太,怎么说呢,人类思维了,我不是夹竹桃,谁也不是夹竹桃,夹竹桃不会上网,更不会注册豆瓣,大抵也不会有“我不想给人养”这样的想法,就算它真有,也很难告知一位人类朋友。这些想法都是人为了表述观点和情感时,自己想出来的,就像说狐狸狡猾,熊却笨拙似的。所以,这样的话说也就说了,要是真觉得意味着什么,就弄错了。
    另外,植物就是植物,就像鼠标就是鼠标一样,所谓“万物都有灵性有情感,所以要善待”,其实我很讨厌这说法,人善待万物,就善待万物好了。难道没灵性没情感的东西就不该被善待么?
    难道所有美丽的东西都会自我保护么?
    难道不美丽的东西就不用自我保护么?

    成年之后我就对女人形容自己是什么蛇蝎啊毒品啊之类的玩意很反感,之所以有人会这么说自己,无非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容易让人上瘾,有魅力,无法抗拒。文艺作品中常常创作出这样的角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世人又爱又恨的,我以前也喜欢过这样的角色,慢慢地看过了,就觉得不舒服,觉得好像作者是在故意搞坏我的是非观似的,以前有个朋友告诉我,他看《大闹天宫》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孙悟空的爱憎分明。爱憎分明,多棒的一件事,喜欢的就是喜欢的,厌恶的就是厌恶的,别找借口,没有理由,又喜欢又讨厌?哇,这个情感太成人了,太复杂了。
    人长大了,看事情就会看好多角度了,判断起来就困难了,比如电影里女主角的妈妈,她控制欲超强,几乎是在强奸自己闺女的大脑和思维方式,对女儿的养母毫无善意,甚至言语刺激引发她自杀,还因为失去了男友就删了他写的文章,最终弄死他。以上罪名,足可以让任何人讨厌她。但是,等等,她很美?她极有艺术天赋?她还特别坚强?
    我想想我是不是还是会讨厌她呢?
    我想好了,她是个艺术家,但她道德上有问题,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讨厌她。
    我真厌倦透了来评价这种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美丽自以为是用保护自己当借口来破坏他人的所谓的坚强的女性了。
    他们太千篇一律了,他们往往不是那种标准意义上的第一眼美女,但是他们拥有着摄人魂魄的气质,或者捉摸不透的神秘,他们都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一般是艺术方面的),性格方面有点儿咄咄逼人,但周围就会有人说:“她没有恶意,她只是心直口快。”当她们做错了事,其实内心想的是“这帮鼠辈,我才不在乎你们呢,我是个天才。”但是旁人看到她们的无动于衷就会说:“哦她真坚强,遭遇了这么多事还能微笑的面对。”
    废话,死的又不是她。她凭什么不坚强,如果她是该被同情的,那死者该如何对待?是不是所有人都该在心中暗暗的说:“虽然他死的很惨,但是没办法啊,谁让他抛弃那个女人呢,她可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啊,而且她那么爱他,她不能失去他啊~”
    道德观已经被艺术作品颠覆了。
    艺术作品一次又一次把丑的东西,包上美丽的壳,来迷惑世人,使人们对表象的重要性的肯定不断的升高,然后把丑陋本质弱化,使矛盾的天平一点点的平衡,这种早在几十年前根本不是矛盾的矛盾,到了21世纪,却成了不朽的课题。
    真可笑啊。
    无辜的夹竹桃,无辜的玫瑰,无辜的各种带毒带刺的小家伙们,被艺术家们反复利用,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可以和夹竹桃对话。
    没准夹竹桃会说:“他妈的,我一直想摆在谁家阳台上当盆栽,我想毒死那个让我带毒的上帝。”

    既然打了四星,前边又说了不满,总有些特别喜欢的地方要说说的。
    我在十几岁的有段时间,对本我的坚持几乎达到了一种丧心病狂的地步,觉得周围的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要改变我,同化我,给我洗脑的,我几乎觉得所有人都是敌人,虽然我没有伤害他们,但是我多少拒绝了他们的善意。
    那个时期没有维持多久就过去了,因为我终于发现,把刺放在外面,是会被磨光的,人是谁,会成为谁,是要放在心里的东西。不用说给谁听,也不需要摆出样子,如果抗拒世界,抗拒改变,就会被摧毁,或者被世界磨平。坚持自己的内心,是一个很长远的计划,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自省,需要接纳和包容,需要走进他人和他人的生活,吸收属于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就放在一边,不用销毁,因为那些都不重要,需要擦净眼睛去看世界,而不是不看。爱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情感,爱本身不伤人,爱人也不会伤人,伤害自己的,只是那些虚荣、仇恨和占有欲。
    这是我喜欢那个女孩的原因。
    她终于遵从了心灵,她拒绝别人认为,她是一棵夹竹桃。

     3 ) 你的夹竹桃为谁开?

    其实整体下来感觉没怎么懂啊,这个电影的主题是啥。。。
    后来看了影评,知道原来是想表达小女孩成长摆脱母亲的控制?
    他母亲确实是毒药,但是我觉得很多人把她母亲说的也太那啥了吧。。
    她母亲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啊。
    首先,她很坚强,虽然这坚强是来自于以前所受的伤害。只是很遗憾地说,她在受到伤害以后采取的方式比较极端,变成了一颗有毒的夹竹桃来进行自我防卫。所以最后她毒死了离他而去的情人,锒铛入狱。她最后对女儿说,巴里想杀她,她是自卫。其实我们可以想见,巴里并不是想杀她,只是离开她,而那痛苦跟杀了她也差不多吧。包括她对她女儿的占有与控制,其实都是一种自我防卫,因为人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其实她也是在传授给她女儿她自己活了半辈子的经验和教训吧,虽然她有些偏激,但是生活中不都是这样吗,我们的父母总是教我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以免走弯路。也许以后我们为人父母,其实也想这样的。比如她教她女儿要独立,思考,坚强,不要因为那个人对你好,你就跟着他,你得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我觉得这些就是好事情。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来说,难道我们不需要吗?就像她寄宿的那些家庭,斯达怕她抢走了男人而开枪杀她,mac学校的女生打她因为她看了她的男朋友,包括后面的克莱尔,为了一个不爱他的男人选择自杀等等,每一个女人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为了占有这些男人,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如果那个男人走了会怎样?是的,我们承认我们爱,我们怕失去,我们难过,我们悲伤,但这不是我们占有和依赖的借口,更不会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当一个男人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当一个男人移情别恋的时候,我们可以悲伤和痛苦,但不要因为占有和嫉妒去伤害那些不该伤害的人,我希望我们可以坚强一点,然后潇洒地去过自己想过却因为这个男人没有实现的生活,去做自己想做却因为这个男人没有做成的事情。就像电影里的母亲,去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而不是歇斯底里,甚至自杀。像题目问的那样,你的夹竹桃是为谁开?这不是一个自私命题,而是一个独立命题。你没完没了的依赖和占有,对别人而言从来就不是无私的表现。所以,女人要独立。
    其次,我们得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承认,人是社会群居动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安全感。但也不要盲目接受或者索取。就像女主,她一直在等待,直到她遇见了克莱尔,知道被爱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女主每在一个家庭,受到别人的影响总是很大,至少从穿着打扮上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许是因为她太小的缘故。母亲说“知道27种眼泪的叫法并不能让你得到什么”虽然这是有些问题的,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自己得衡量哪些东西对我们是有益的,帮助成长的,哪些事应该摒弃的。就像女主最后的自甘堕落其实是一种极端。如果我们接受上一辈的结论,也许少走弯路,但却如傀儡一般,如果想独立,总是要摔几个跟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有些坚持无关乎形式,是来自内心的坚定力量。而这些东西就是成长的代价吧。女主在成长的最重要时期,经历了四个家庭阶段,应该说,和克莱尔相处的日子对她价值观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想象,如果母亲没有入狱,那么女孩长大后,会是个了不起的画家,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生活,但也一定像极了她的母亲,虽美丽,却危险。
    最后,女孩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让母亲放她走,她成功了,她自由了,换来的却是母亲永远的监狱生活。这个代价大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起我同学说的一句话是:一切只是因为我们太愚笨,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他一定会从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4 ) 孤独而怒放的成长

    1.如果看过Janet Fitch的小说,很多Ingrid对Astrid循循善诱的对话都是有关孤独的。
    比如:
    “Loneliness is the human condition. Cultivate it. The way it tunnels into you allows your soul room to grow. Never expect to outgrow loneliness. Never hope to find people who will understand you, someone to fill that space. And intelligent, sensitive person is the exception, the very great exception. If you expect to find people who will understand you, you will grow murderous with disappointment. The best you'll ever do is to understand yourself, know what it is that you want, and not let the cattle stand in your way.”
    再有:
    “Don't attach yourself to anyone who shows you the least bit of attention because you're lonely. Lonliness is the human condition. No one is ever going to fill that space. 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t know yourself... know what you want.”

    做母亲的知道自己入狱后女儿必须独自长大,所以她教导女儿直面孤独学会与孤独相处因为她害怕女儿重蹈覆辙如她一般的因孤独而产生不应有的依赖最后因极大的失望而犯罪。

    女儿一直在追问母亲是否对自己的罪行后悔过,她是如此赤诚坦白:
    “I regret nothing. No woman with any self-respect would have done less......Let me tell you a few things about regret...There is no end to it. You cannot find the beginning of the chain that brought us from there to here. Should you regret the whole chain, and the air in between, or each link separately as if you could uncouple them? Do you regret the beginning which ended so badly, or just the ending itself?”

    同时她丝毫不掩饰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并且明确地告诉女儿就是因为这些伤口使她成为今天这样的一个艺术家和母亲:
    “I know what you are learning to endure. There is nothing to be done. Make sure nothing is wasted. Take notes. Remember it all, every insult, every tear. Tattoo it on the inside of your mind. In life, knowledge of poisons is essential. I've told you, nobody becomes an artist unless they have to.”


    最终,辗转于多个寄养家庭并为此伤痕累累的女儿决定和男友一起迁去NY,过去的经历造就了现今的年轻艺术家,她明白了“You've got to let go of who you were, to become who you will be.” 她也明白是因为母亲lets her go,这样一个勇敢真实面对人生的母亲在deal is deal 谈话后明白了女儿已学会在孤独中成长,尽管她还是多次的警告女儿“Women always put men first. That's how everything got so screwed up.”


    2. 如果google或wiki所有条目都强调夹竹桃是剧毒植物,其叶皮根花均有毒。如果细看条目分类又会发现它适应性极强,扦插繁殖极易,春夏秋三季都开花。

    不难发现,夹竹桃的比喻是母女两人的结合,Ingrid是个优雅的艺术家兼单身母亲,对于男人的态度是'玩玩可以绝不认真'结果一不留神认真起来就有如剧毒的夹竹桃般置人于死地;Astrid在一个个寄养家庭中流离,几乎所有矛盾源自于男人因为所有男人的女人们认为她有如毒物般在腐蚀着她们原有的家庭,千万般挣扎后年轻人又成为艺术家。

    又似乎有女性主义的影子,Janet不断地在重复:女人啊,受伤不要紧,犯错也没关系,收拾收拾自己,不必遮掩旧疤,再上路出发记得别为了孤独而去投靠男人,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Janet还通过Astrid的角度看待那些女人们:
    “I hated labels anyway. People didn't fit in slots--prostitute, housewife, saint--like sorting the mail. We were so mutable, fluid with fear and desire, ideals and angles, changeable as water.”

    是的,如果女人看待同性还像男人般的批判,那么还可以从哪里得到重生的力量?Astrid正是有过这样真实又痛苦的经历才会彻悟,才能浴火重生。

    最终“The phoenix must burn to emerge.”

    忘了,条目中明确提到夹竹桃虽有剧毒却是是有名的观赏花卉。所以女人永远是矛盾的结合体。

    愿做这样的夹竹桃:享受孤独,美丽怒放。




     




     



     5 ) 《白色夹竹桃》:心碎之后,会展翅翱翔

    (芷宁写于2009年12月4日)
       有时,成长很漫长,有时,又只是一瞬,某件事在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当时并不明确,甚至很茫然,就像影片《白色夹竹桃(White Oleander)》中女儿阿斯特丽德所言的那样——“只有到了结尾,我才明白开头是什么意思。”最终,当一个人能完全脱离父母的影响,独立思考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时,他已然成长,而这个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或许漫长,又或许只需点燃导火线。
       有人生来是完美主义者,又具有极强的控制欲,总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一旦不按“剧本”演,就会极端情绪化。《白色夹竹桃》中的艺术家母亲英格丽德无疑是个完美主义者,她容貌美丽,气质出众,个性独立自信而坚强,她以艺术家的眼光和曾经情感不幸者的偏执,希望把女儿塑造成另一个她——独立思考,坚强而完美。同时,她又是极端纯粹主义者,不能接受女儿违背她的愿望和标准,即便她在高墙之内,也不断对女儿施加影响,殊不知,她的言行已经让饱经世事的女儿千疮百孔……
       02年的《白色夹竹桃》,一部关于母女关系和女儿成长的影片,自看过之后,每逢“反刍期”,都会不由自主地从记忆中窜起,片段或整段会浮现眼前,于是再一次体悟阿斯特丽德于15到18岁之间的痛苦历程——母亲因谋杀入狱,阿斯特丽德辗转在一个个寄养家庭之间,在修养水准、价值观和处事方式迥异的家庭中,寻找着属于自己成长空间,而母亲的影响依旧无处不在,利用书信往来和探视时间,不断向女儿灌输着自己的理念和影响力。
       离开母亲的日子,女儿遭遇了一段冷暖人生。第一个寄养家庭,让缺失父爱的阿斯特丽德寻到了一丝亦父亦友的“朦胧”,然而信教的善妒“养母”以一颗子弹将她的“朦胧”击碎,于是母亲的智慧言论让女儿放弃了上帝,她不需要圣经,只需要独立的个性与思考。
       母女间的裂痕出现在寄养学校男生给予孤独女儿的理解和温暖,母亲以决绝的话语打碎了女儿短暂的甜蜜。母女间的激烈碰撞、控制与反控制,出现在母亲仅以书信和一次见面会谈就毁了女儿喜爱的克莱尔的生存斗志之后。此后,女儿经历了极力挣脱母亲影响力的煎熬期,从曾经的崇拜走向多重质疑再到完全颠覆,女儿改变的不只是形象,于是,母亲痛苦地看到眼前一身叛逆装扮的女儿,女儿却以交易的方式,让母亲说出失败的情路往事以换取她出庭说谎……
       在这部痛苦而美丽电影里,叙事看似淡然,却处处充满了力量,让观众颇有亲历感,不管是否遭遇过那样的人生,其中的某些东西是共通的,如青春期的心理蜕变。而导演彼得·考斯明斯金拍摄该片的手法,也让影片氛围始终像一首哀婉的诗,有着“非同寻常的凄婉与美丽”(NW有线新闻的评语)。
       这部女人电影中的女演员各个表演出色,饰演女儿的年轻的爱莉森·洛曼有很好的内心表现力,在片中,她准确地拿捏了阿斯特丽德在各种遭遇下的挣扎与纠结,即脆弱又坚强,在沉默或反击中暗涌着内在的力量,并最终完成了蜕变和升华。
       此次似乎是米歇尔·菲佛与角色最合二为一的演出,就像UPN电视台评价的那样:“这很可能是米歇尔·菲佛一生中最难得的角色,和最伟大的演出。”而原著作者写英格丽德这个角色时,脑子里想的就是菲佛。菲佛在片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飘洒的金色长发,坚毅的下巴,洞悉的眼神,智慧而有力的言辞,无不刻画出这个人物的特色,仿佛一棵美丽孤傲且有毒的白色夹竹桃,也诠释了影片的另一个译名《毒自美丽》。英格丽德最终对女儿放手,着白衬衫的她被押解着离去,依旧金发飘洒,她依旧有魅力让观众和女儿目送她上车远去。
       蕾妮·齐威格饰演的克莱尔是一个有事业追求却不成功内心脆弱的女人,当去监狱探望英格丽德时,后者几句话就点出了表象热情乐观的她内质的脆弱和敏感。影片继而给了齐威格一个中远景,克莱尔默默地坐回等待区,面容上流露着显而易见的失落和无措,令观众顿时明了,英格丽德点到了她的痛处,她已经不能再假装相安无事的生活,这为克莱尔的自杀以及阿斯特丽德和母亲的决裂打下了伏笔。齐威格的确是那种不浪费丁点镜头的演员。
       影片首尾呼应,始于阿斯特丽德的工作室,也终于此。镜头依次扫过她收藏的那些值得纪念的箱子,上面所题的字样见证了一个少女的痛苦嬗变——伤心的露、悲痛的蜜、忧愁的水、痛苦的泪以及心脏的河流。
       此时的阿斯特丽德恢复了她像母亲的外貌和装扮,金色的发辫,白色的衣衫,她已经不需要用外形上浓妆艳抹的反差来区隔自己,确立自己的独立。也已理解了母亲爱的方式,她也会时常想起母亲和白色夹竹桃,但她已经超脱,一如波士顿环球的评价——“心碎之后,会展翅翱翔”。
    (该影评博客http://nicolew.blog.hexun.com/41496280_d.html

     6 ) the movie and the novel

    1.这里刊登的这部电影的情节介绍太烂了,完全都没看懂故事情节就乱讲。
    2.这部小说很棒。英文和中文翻译的都好。虽然译林精装版封面很丑,简介很烂。
    3.电影大大压缩了小说。另外感觉上导演没有特别好地把握小说的风格和精神……艺术在原小说中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影中则没有这种感觉。另外选角的问题……唯一也是最失败的:Renée Zellweger。感觉她和小说中描述的气质高雅但精神脆弱的女演员相去甚远。
    4.但因为太喜欢小说,还是对这部电影有好感。片尾音乐safe and sound特别美。另外惊喜的是k-pax的片尾音乐也是它。这部小说和同名电影都非常棒。(看看人家的翻拍水平……)
    5.买英文小说的话,最好还是第一版的封面,优美含蓄。后面的版本为了配合电影宣传换成了电影海报。一点遗憾。

     7 ) 我的罗盘

    《白色夹竹桃》小说的最后一段:
    ‘我再次闻到那个火烧午夜的焦味,
    我想感受圣安娜风的炙热。
    这是一个隐秘的渴望,
    像我无法停止哼唱的一首歌,
    或者像我永世不能拥有的某个亲爱的人。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的罗盘总是指向西方,
    我永远知道加利福尼亚的时间是几点。’

    看了这电影,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那种挣扎和成长的疼痛。
    我们降临在这个世上,不论贫穷还是荣华,都是要承担一段无法预料和不能控制的生命。每一步都拼成我们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我们从一堆一堆的伤害中脱逃,从一片一片的幸福中经过。那些经历并不能灼伤我们的皮肤,却可以塑造我们的人格。让我们认识到来自这世界的个人的终极孤独,以及需要穿上盔甲、张开双臂、敏感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作为女人,当你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父母真的没有任何人或物是可以永远依赖的安定,当你在重重虚幻的美好中逐渐清醒,也会不愿承认地发觉只有让自己的双手变得坚定有力,才能不受伤害的与这个世界磨合。
    英格丽德就是在历经各种不确定和伤害之后变成一朵有毒的花朵。没有人天生就是武器。没有攻击也就不需要武器和盾牌。一切伤害源于最初的被伤害。所有的不美好都是有原因的。
    而作为女人,被认为是弱者的女人,在泪水和悲戚得到唾弃的时候,在柔弱不能换来幸福之后,只有选择变强大。变成武器或者盾牌,坚硬、固执和冷酷无情。
    又有什么办法,世界原本赋予我们温柔和甜美,设定这是我们的力量。后来世界改变了,世界不再需要灰姑娘,灰姑娘只能变成另外的样子。
    好在大多数的我们,孤独并不是彻底的。因为我们都有生命的罗盘,都能找到有内心永远存在的温暖和托付。比如父母、比如信仰、比如梦想。

    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的罗盘总是指向西方

     8 ) 爱的捆绑

    白色夹竹桃,美至极致习以毒素护身。这是自恃独立的生存之道,眼神清冷,下颚微扬。
    女孩学习母亲的样子,双目不流露半分悲悯,语气轻蔑的反复练习:“You're not my type!”
    那时,她带着单纯的崇敬活在母亲的阴影里。整个世界,这个女人是她的宗教与信仰。
    若没有之后的转折,我想这个小女孩会成服于邪恶无穷尽的魅力中,变成另一株夹竹桃。
    但是,在尝遍了伤害与被伤害的是是非非后,她只是收敛了锋芒化作一池平淡的水。
     
    最爱阿斯特丽德的第一个造型。浅色衣裙,一点媚态现在眼眉间,金色的长发如丝柔软。
    影片的最后,她重新留长了头发,结起麻花,日子重恢复平静,但已不是最初。
    无法忘记遭受欺负后,她一刀刀剪断自己的长发,拿刀抵住他人下颚,学习如何强大。
    无法忘记她眼神受伤的拒绝那个男孩真诚的邀约,她看清一身的毒素,她看清一切罪孽。
    无法忘记她化浓妆去见母亲,如同敌人般坐在那个女人面前。她故意刺激她,这是惩罚。
    一只圆,一场循环,皆是一个雷同的骗局。
    成长粗暴,令她遍体鳞伤,直到有天伤口愈合结痂脱落,长出新的皮肤,才可获救赎。

    影片中的谋杀、阴狠、死亡让人眼花缭乱。到最后却发现它所传达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想起江国香织的《神之船》。同样是相依为命的母女,同样是不同寻常的母亲。
    草子随母亲不断的迁徙于各个城市,直到有天,草子选择停留在一处,过她自己的人生。
    每一个母亲或许都面临过这样的时刻,孩子在某天突然的长大,大到好像再不需要你。
    而英格丽德是自信骄傲的,她一直都坚信阿斯特丽德只会存活于属于她的世界里。
    她用自己的毒素滋养小女孩,把她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豢养。
    只是变故中太多人的出现,太多事的发生让这个小女孩离她越来越远。
    克莱尔的出现教会阿斯特丽德什么是真正的爱,让她明白爱里的暴戾与占有都是扭曲的。
    而克莱尔的死则让她剪断了那根捆绑的绳索,远远的逃离了母亲的枷锁。
    但不知母亲终于放她走时阿斯特丽德复杂的心情里是否有不舍得。她只是流泪喃喃:“She let me go.”
    再无法追随她的脚步去更魅惑的地域了。母亲选择再一次抛下自己独自前行,如同年幼。
    然不论相距多远,她们的根部始终连接在一起,她们始终相爱。

    岩井俊二的电影中,唯一无法看完的是《爱的捆绑》。尝试多遍,却总是放弃在半途。
    爱里有焦灼,爱里有贪念,爱里有腐败的自虐,唯有一起堕落才可得最大的满足。
    若唯有死才是永生,不如解除绳索让彼此保持清醒,让距离来消减爱的副作用。
    喜爱《白色夹竹桃》,或许是因为它的积极,它是一场独立意志的养成志。
     
    最后,阿斯特丽德成为了一朵染尽尘埃但柔软依然的水栀子。
    而试着成为夹竹桃的那些日子,仍然萦绕于她的心间。
    那朵最美的白色夹竹桃散发的激烈气息,依旧是她最多的爱,最大的留恋 ……
     

     短评

    生活中所倚仗的爱如果没有了会怎样. 真正又能倚仗什么. 有时候真的要对自己好 因为真正拥有的也只有自己 而已.

    4分钟前
    • 不说
    • 推荐

    该片是一部通过坎坷的人生遭遇来讲述成长历程的影片。它以敏锐的视角、跌宕的剧情、血肉丰满的角色为观众奉献了一个如此伤感而又凄美的故事。

    6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Astrid babe, u r so beautiful. guess some people jut dont fit in the world.secretly wanting the feeling of wind? I do,2. dangerous but beatiful.MARK 4 forever inspiration.

    8分钟前
    • Fanny❤
    • 力荐

    woman/mother and daughter/love or life . 在她那样的年轻岁月里 没有做好迎接一个完全需要自己付出投入的生命的准备,她在学习当好一个母亲。在她成长的道路中,在她的母亲学习的过程中,她失去认识父亲的机会,失去母亲的一些零碎记忆,质疑自己的爱。

    11分钟前
    • 大v
    • 推荐

    家庭教育。母亲对女儿的完全占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能。AlisonLohman演少女美呆了。MF一如既往地美到夺命!Z老了。

    12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阿斯特里德肯定让人印象深刻。不错的电影,压抑,但总感觉最后高潮不够。不够压抑,不够黑暗。。。

    17分钟前
    • 小麦
    • 推荐

    finding the path is freaking hard

    22分钟前
    • verrückt
    • 推荐

    白色的夹竹桃,美是美但有毒。当伤害来自与自己的母亲,仅仅在《父母皆祸害》组里抱团取暖是不够的。没有决裂走不出母亲的控制,伪善的母爱面具后是最残忍的自私、嫉妒和占有。

    25分钟前
    • 倪娜
    • 还行

    看了这电影,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那种挣扎和成长的疼痛我们降临在这个世上,不论贫穷还是荣华,都是要承担一段无法预料和不能控制的生命。每一步都拼成我们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我们从一堆一堆的伤害中脱逃,从一片一片的幸福中经过。那些经历并不能灼伤我们的皮肤,却可以塑造我们的人格。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Loneliness is human condition,no one's ever goin 2 fill that space.The best u can do's know urself&what u want, don't let cow get in the way

    32分钟前
    • 木子汐
    • 推荐

    阿斯特丽德是个孩子,却承受超过其能力的思想压力。成长史太残酷。

    34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2008.07.19很多时候会想起曹雪芹说的那些,以为那就是女人最悲哀的终点,但如今我想经历过伤痛甚至毁灭的女人,最终还是会独自走出,向着更宽广而去

    39分钟前
    • 遊離態俩跳棒糖
    • 推荐

    如诗一样神秘隽永的笔触娓娓道来,起初不明所以,只沉浸在Alison Lohman柔软芬芳的美,直到一席谈话让我触摸到故事的内核,饱受遗弃之苦的母亲和因为她的偏狭而命运轮回的女儿在谅解和释怀中破茧重生,由彷徨到坚定,由激越到平和,只有这样才能面对鲜血淋漓的峥嵘岁月。

    41分钟前
    • 没有就是没有
    • 推荐

    Alison演的实在是太棒了,无法言说~当我们在成长中身处逆境的时候,该如何抉择。

    4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三段式的美国女性成长电影,情节还算铺陈有序,合情合理。对“爱”、“占有”与“独立”等概念的探讨也意犹未尽,充满睿智。

    50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以母爱之美丽名义实施的控制与精神暴力。与这种自恋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母亲切断心理联系是件困难的事,单纯拉远物理距离并不足以摆脱纠缠,需以极强大的内心力量、划清心理边界才可自泥淖中起身。女儿有句反驳很精彩,直指要害:不!你并不想要我学会独立思考!你不过希望我学会像你那样思考!

    53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由一对母女串起来一群女性影像,美且冷酷的米歇尔·菲佛,是这一个搞艺术的母亲,用自己近乎于苛刻的态度对待女儿,为了让女儿独立自强不惜伤害她身边的人,她的“毒”带着美、自信和嫉妒。最后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各自放手。Claire自杀一段真心被震撼了。

    57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白色的夹竹桃,美丽却有毒,就像人,往往以爱的名义去伤害最亲近的人。当爱已经变成一种束缚的时候,唯有挣脱,才能获得新的成长。

    1小时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荆棘丛生,美丽而独立。阿斯特丽德,阿斯特丽德。其实是一对多有爱的母女俩

    1小时前
    • 力荐

    占有欲强的母亲毁了几个家庭。最重要的是颠覆了女主角的三观!

    1小时前
    • 七十三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