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末日危途

    末日危途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维果·莫腾森,柯蒂·斯密特-麦菲,罗伯特·杜瓦尔,查理兹·塞隆,盖·皮尔斯 

    导演:约翰·希尔寇特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生死罗布泊

    • HD中字

      秋天的舞会2007

    • HD

      弗洛伊德的最后一会

    • HD中字

      后街女孩2019

    • HD中字

      猎杀艾玛

    • HD

      孤高2023

    • HD

      起源2023

    • 德黑兰禁忌

     剧照

    末日危途 剧照 NO.1末日危途 剧照 NO.2末日危途 剧照 NO.3末日危途 剧照 NO.4末日危途 剧照 NO.5末日危途 剧照 NO.6末日危途 剧照 NO.16末日危途 剧照 NO.17末日危途 剧照 NO.18末日危途 剧照 NO.19末日危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绝望的未来,世界恍如巨大的废墟,双眼所及之处尽是荒凉与灰暗。人类文明在末日的劫难中毁灭殆尽,在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幸存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烈情况,整个世界呈现地狱般的光景。一位父亲(Viggo Mortensen 饰)和他的儿子(Kodi Smit-McPhee 饰)进行着漫无止境的旅程。他们不断向南,寻找着更为温暖的避难场所,破旧的超市小推车负载着父子二人所有的家当。前路漫漫,希望渺茫,父亲不断回忆着妻子(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饰)的音容笑貌和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而如今美好不在,父子俩的明天更不知将在何方……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作品改编。

     长篇影评

     1 ) 我觉得他父亲应该吃了他儿子

    两颗星仅仅是给那无比灰暗阴沉的末世风情。
    什么人性的真善美在这部影片里完全就是扯淡,且不说那时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就是文明进步到了今天,都市也依然是水泥丛林,一个弱肉强食的生态体系。在那个明显是被核战争摧毁了的世界里,大家为了生存相互厮杀真的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试问你在那个情况下,难道不会为了活下去拼命吗?
    导演的命题之搞笑,让人无语。难道好人的标准就是不吃人?还是说在保留所谓基本的不吃人的人性的前提下,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话题绕回到了,他那个极品的儿子!
    很难想象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居然会形成这种性格,及无能又懦弱,还他妈爱心泛滥。真心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善良吗?还是您老人家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在自身不保的情况下还要去超度别人!
    片子父亲做出的种种举动都是为了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或者可以说是为了能让他儿子生存下去。但是反观一下他宝贝儿子做了什么呢?除了拖后腿、跑不动、吓晕掉、一遍一遍谴责他爸爸没人性没爱心以外什么都没做!你有本事给人吃的,别没本事挨饿呀!不是人情冷漠,现实是你想帮助别人你也得有能力呀!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你拿什么帮助别人呢?那不是帮人那是自己找死啊!
    此外这个邪恶的死孩子数度让他们陷入绝境,在山顶大宅两次,如果那死孩子跑的再慢一点,如果在浴室里声音再大一点,他们父子绝无可能生还。在老家的时候也是,明明外面就是个人吃人的世界,那死孩子看到个人还傻逼呵呵的冲过去,你有病啊?你拿什么保障别人不是为了吃你引你过去,你亲爹在后面追你还跑个不停,你还执意去找死,连3岁小孩都知道的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这么大的孩子居然不知道!如果是个幻觉的话,难道你不知道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会有危险吗?更何况那里还是片废墟。在海边那段也是,我都无力吐槽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道歉有个屁用,没吃的会死的!后面他爸做的有点过但也无可厚非,毕竟那是为了保护他儿子。那孩子到好,还完衣服还要给吃的,怎么不见你在山顶大宅的地窖里也这么博爱呢?
    躲人逃命的时候,赖在那里跟一头死猪一样,要他爸扛着跑。倒树的时候跳起来窜的比谁都欢,他爸为了救他差点没给树砸死。
    最让人可气的就是被人射箭那一段,人在你老爸腿上射了一箭!你不给你亲爹报仇也就算了,居然还拦着你亲爹。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个死孩子,你有没有人性啊!
    大家不要觉得我激愤,麻烦对比一下行尸走肉里的小男孩,人比他小,比他能干、懂事、自然。那个小孩才是末日模式下正常成长起来的,至于这个角色除了体现出导演失败的善恶观以外,一无是处!!!

     2 ) 只要人性尚存,世界就还未毁灭

           拖着重感冒的身体仍然来到了电影院,THE ROAD是期待了很久的电影,虽然没看过获得2007普利策小说奖的原著,但冲着感兴趣的末世题材和Viggo Mortensen,以及传说中上佳的口碑,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

        电影从一组色彩鲜艳的镜头开始,剪辑快速,Charlize Theron在阳光下的微笑,Viggo Mortensen和一匹马的亲昵,还有树叶草地等等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画面。然而一切都因Viggo的惊醒戛然而止,原来只是梦中的回忆罢了。电影的色调也由此开始变的灰暗阴冷,因为在现实中,世界已遭受浩劫,森林已被大火焚烧殆尽,只剩灰白色的树干不断倒地发出的轰隆声,城市早已变成荒芜废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类幸存了下来。而Viggo带着儿子沿着大路一边寻找食物和温暖,一边往南方的海边行进。
        昨天太近明天太远,破碎的回忆不断在Viggo的脑中闪现,其中彩色的部分是灾难发生前的美好生活,另一部分则是关于灾难发生后老婆是如何放弃自己生命的。前路漫漫危机四伏,Viggo不断被绝望吞噬,但只要看到身边儿子的脸庞,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有存活下去的力量。作为绝望和死亡的象征,Viggo身上的那把手枪以及它的两颗子弹在片中多次出现,回忆中妻子想要了却生命时把枪放在桌子上,痛苦地看着Viggo;现实中Viggo捧着儿子的脸庞绝望的交待要如何使用这把枪和两颗子弹;沿着公路搜寻食物时,一个野蛮帮派差一点就发现了父子两人,Viggo用其中一颗子弹杀了一个“坏人”化解了危机;食人族的别墅房间中,Viggo知道无路可走了,绝望中拿出仅剩一颗子弹的手枪对准儿子的眉心,泪流满面的痛不欲生...
           父子两人不仅要面对饥饿和严寒的考验,还要时时提防其他幸存的人类。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沦为行尸走肉的活死人,一群一群组成帮派,每天外出用枪械“捕猎”,他们把抓捕来的幸存者关起来,强奸其中的妇女儿童,然后再慢慢吃掉所有人。而这些人靠残杀同类苟且偷生的理由,除了异教就是早已向漫无边际的绝望屈服。Viggo父子二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帮派是在一个隧道出口的大路旁,这个帮派看起来很有组织且拥有大量武器,起初以为他们只是沿路搜刮食物和衣物,结果当Viggo第二天再回到这个隧道出口时,看见被他杀掉的那个帮派成员已经只剩些许残骨。后来Viggo和儿子进入了路边的一栋豪宅,为了搜寻食物Viggo撬开地下室的门锁,拿着打火机牵着儿子走进黑暗中。这是全片最惊悚的一场戏,当他们在地下室的黑暗中摸索时打开又一扇门,Viggo把打火机点燃往里面一照,一群早已分不出性别的裸体人类横七竖八的遍布在房间每个角落,他们要么早已被饥饿折磨到只剩皮包骨,要么已经缺胳膊少腿甚至只是少了一块肉。原来这是一个“食人工厂”,这些无法死去的人们苦苦向Viggo求救,不知道是想让他把他们放出去,还是一枪打死他们结束痛苦。
        当然也有与父子两人一样,努力存活下去却又尚未失掉人性的幸存者。那个自称90岁的老头说当他看到Viggo的儿子时,他以为是天使下凡,因为他早已不再相信人性,因为他知道当世界遭受浩劫时,人性也几近毁灭了。那个在废墟射箭攻击Viggo的男女也不过只是因为对同类丧失信任而为求自保。那个海边的黑人虽然偷走了他们所有的东西,却未曾伤害过Viggo的儿子,最后也只能一丝不挂站在萧瑟的寒风中抽泣。当然不能不提结局时出现的男女,他们更像是原著中提到的婴孩,是希望的象征。

        其实电影看似灰暗绝望,但却最终讲述的是充满希望的故事。父子情作为主要情感线贯穿全片,Viggo说如果儿子不是上帝的语言,那么上帝就从来没有说过话。这种堪比信仰的爱如此有力量,让Viggo不断在绝望的困难中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只为保证儿子的安全。片尾他在沙滩上奄奄一息时说他改变了主意,他本来打算等他死后让儿子也跟他一起离开这个绝望的世界,但是真正到了离别之时,他却让儿子要继续活下去。至此,电影讲述的便不再只是父子情,Viggo一直保护的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而是人性本善的希望,他儿子也就是善良人性的象征。因此那个自称90岁的老头才会以为自己看到了天使,因此那把枪除了那次自卫从未真正使用过,因此片中儿子才会不断提出那些善良单纯幼稚的问题和要求,与险恶的环境如此不融洽,以至于观众会心生厌恶,但正是因为这种突兀感却更能突显出人性的堕落。这部电影是充满希望的,就算最后Viggo死去,但他仍然没有绝望,而事实是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片尾出现的男女告诉Viggo的儿子,他们一直在跟随他,他们很担心他,他们心中也有那团火焰。原来是仍对人性抱有希望的人,就像导演在告诉我们,就算天荒地老就算世界浩劫,我们仍要继续相信人性中的爱和善良,如Viggo的父爱,如他儿子的善良,只要它们还尚存,这个世界也就还没有真正的毁灭。

        Viggo Mortensen的表演无疑是非常出色令人信服的。片中有一个段落他需要在一架钢琴前崩溃痛哭,那也是个人很喜欢的一场戏,当时父子两人已经找不到食物被饥饿折磨多日,Viggo几乎绝望,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架破旧的钢琴,与妻子一起弹钢琴的美好回忆瞬间锋利的闪现在脑中,崩溃和痛哭在Viggo Mortensen的演技下来得如此理所当然。而片尾他在沙滩上奄奄一息与儿子离别的戏也让无数观众动容,Viggo Mortensen那不断留着泪水的双眼到现在都还在我脑中清晰可见。

        THE ROAD用120分钟的片长讲述了这个有点像公路电影的故事,节奏不快但却一点也不乏闷。电影用很大一部分篇幅来展现末世状态,无论是父子二人的生存细节还是特效制作的大场景,其中一些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尊重原著而照搬的内容,显得有些多余或者重复造成罗嗦的感觉,不过总体上来说叙事节奏还是很精准的,另外个人觉得电影在主题的表达方面仍稍欠火候,最终缺少了直击人心的力量感,仅仅只有父子情或许能触动观众,而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可能就流于表面了。
        THE ROAD单是凭借Viggo Mortensen的表演就很值得一看,听说原著更棒,有时间一定要拜读。

    PS:片中扮演Charlize Theron儿子的演员跟她长得还真是像...

     3 ) 2012续集-窝囊废的世界末日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经常暗自祈求世界末日降临。公映《2012》之前,四姐告诉我她最近在看玛雅预言,说是南北极调转,只有非洲和西藏某地是安全的。我当时就欣喜若狂,我操,终于让我等到了,他妈的几十万的债务再也不用还了,这基本上就属于彩票中奖了。四姐说你这孩子心理太阴暗了,就这么点出息。事实上我还能再阴暗点,后来看了很多关于二战时期纳粹在西藏寻找地球轴心的资料,便确定这个地球轴心才是最安全的。再后来看了《2012》就有点颓了,居然活了这么多人,而且不是富豪就是各国政要。全是统治阶级,那我他妈的没准还得还几十万的债务。

    有一阵儿经常看到距离世界末日差一分钟或者三五分钟再或者一天你想怎么度过的这类问题。我有过两个计划。A计划,拉个陌生姑娘手深情的说:姑娘,你瞧,马上就世界末日了,咱俩肯定是死一块儿了。鉴证奇迹的时刻,你是不是特别想干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儿,比如,比如我们现在还能发现白垩纪时代的恐龙蛋化石。那么一万年后,是不是以后文明会从我们的化石中找到人类的原始生命细胞。姑娘刚刚还忧伤的眼神儿中突然闪过一丝寒光,恶狠狠的说:妈的,老娘这辈子还没强奸过男人,来吧!然后一万年后,在当时海拔九千多米的雪山上,出土了两具纠缠在一起的化石。博物馆把这两具生物的化石起名叫,老汉推车。B计划是就这么一直波澜不惊的发呆,回想一下经历的美好时光,直到眼前一黑,化作一缕细沙,随风飘走。其实两种方式都是我喜欢的,至今还难以取舍。

    也许,我想的过于完美了。

    《The Road》是新年伊始看到最有压迫感的片儿。1分50秒之后就开始灰暗褪色的画面,荒芜的土地,旁白空洞的声音,让我立刻陷入深深的绝望。不明原因的灾难毁灭了世界,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微小,人们开始互相猎杀蚕食,父子俩遵循着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停的行走躲避猎杀,收集仅存的食物,衣服鞋子。镜头滑过散落地上的美元和珠宝,此刻却再无价值。海边是他们仅存的一个希望,路途中遭遇散落在世界角落中不同的人群,最终到达海边。

    很久没有这么累的去看电影了,记忆中还是十几年前三天看了十八部沉闷的文艺片,基本上是自虐行为,第四天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这部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的时候觉得父亲十分懦弱,动不动就拔枪对着小孩的脑袋,做好随时去死的准备。母亲则在前期就抛夫弃子自行了断。儿子又不停的PaPa,PaPa……似乎这家人全都应该早死早超生,活着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最大的负担。我是在城市中比较消极绝望的人,但在野外则求生欲望极强,这一点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越是舒服的环境越觉得死的快,而恶劣环境反而能激发潜能。基于此种性格,很多桥段看的火冒三丈。可又存在一种力量抓着我继续看下去。

    第二遍的时候,忽然明白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绝望,这和我在城市中的感觉如出一辙。没有在怪罪片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活着的理由,当恐惧战胜信仰,就是该绝望的时候。母亲无力再活下去,而父亲则把儿子当成了信仰,选择为他而生。从这个角度,父亲这个人物角色又变的强大起来。父亲在立交桥上的桥段气氛让人窒息,扔下装着妻子照片的照片,把戒指沿着细小的裂缝推移到万丈深渊的边缘,带出妻子离去的一幕,没有再见。也没有再给这枚带着誓言的戒指一个镜头,只有滑过天空的两座桥,人却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绝望的世界,对错再也不重要。父子帮助过老头,也打劫过偷东西的黑人,并且干的十分惨绝人寰,内裤都没给留下。


    这无疑是一部黑色绝望的电影,也因为太过绝望,注定是一部小众电影,小众到只有绝望透顶或者乐观之极的人才能认同的电影。虽然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因素,但却颠覆了以往个人英雄主义和幻想重塑文明的观点,勾勒出一个地狱般的世界。一把枪贯穿了整部影片,既能选择自杀,又能去猎杀别人,用这把枪来表达出影片对生死的一种飘忽不定的态度。和《2012》比较,同样是末日来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甚至我有很多理由去相信,《2012》中方舟解救的人终将会沦落成《The Road》。整部影片没有交代末日来临的原因,只有地面传来的隆隆声,无名的天火,随时倒塌的巨树,这些都使电影充满绝望的美感。结尾似乎变成了一种梦境,还给儿子一个希望,也有可能是继续的煎熬。

    随着2012的临近,或许出现绝望美学。

    电影看的十分纠结,绝不再看第三遍了,必须得看部喜剧中和一下,再不济也得找大美妞调戏一下,否则真的要世界末日了。

     4 ) 不是所有的好电影都有机会出现在公众的记忆里--写于奥斯卡颁奖之后

    有些电影基于技术的创新,或者巨大的票房,被人们记住了,比如Avatar。

    有些电影则在颁奖季扬名立万,载入史册,比如The Hurt Locker.

    但很显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有这样的际遇,比如The Road。它是以一种被“河蟹”的方式在09年的美国电影界被直接忽略了。

    先是公映时银幕的稀缺,最开始只有几个大城市有屈指可数的屏幕放映,等到公映近一个月了,才能在一些中小城市依稀看到。

    然后是颁奖季在提名阶段被近乎恶意的略去。即使你诟病这部电影的一些缺点,恐怕看过的人也难以想象Viggo Mortensen连一个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都没有获得,同样出彩也同样可惜的还有Nick Cave和Warren Ellis合作的配乐。

    在美国看过这部片子的人不多,但不少看过的都直接把这部片子放到了09年美国电影的Top5里。The Hurt Locker自有它的精彩,但综合而言,我并不觉得它真的比The Road更出色。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原著这几年在美国如此畅销,甚至在这部电影出来后,都直接再版发行了以电影海报为封面的口袋书版本。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这部电影是由科恩兄弟这样的美国本土导演来拍,即是同样的质量,是不是也有可能拿奖拿到手软,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无声无息的直接忽略掉。

    也许所谓圈子与人脉这样的社会生态,中国的情况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独特和夸张。

    谈到原著,发现很多人批评这部电影把好好一本Cormac McCarthy普立兹奖的原著糟蹋得如何如何,我就很困惑。说这种话的人,真的每个都认真的读过原著了吗(如果真的读过,只是读法不一样,就不用对号入座了)?这本书的原著英文版和中文版我都读过,在看过电影后,我觉得此片最成功也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忠实于这本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原著,以至于其口味大大迥异于美国主流的电影消费者(注:不是阅读爱好者)。平缓沉郁的节奏,以及近乎没有高潮的情节走向,其实都缘于导演对考麦克·麦卡锡致敬般的忠实。把原著改成自己的风格谁都可以做到,拧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就更是TVB三流电视连续剧编剧们都能做的事。反倒是很大程度上的去忠实于原著,是需要勇气的事情,这,难道不也是种自信么?

    所以最后,向John Hillcoat致以敬意。大众的历史没有给他所谓“成功”的机会,但他一定不会在小众的记忆里沉没。

     5 ) 题目就剧透了。所以想看的人请进来看。

    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差点儿题透了……

    以下为影评。

    爸爸,再见。——《the road》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

    一般地说,我们默认父母是世界的一部分,也背负我们的一部分,并且他们比我们聪明、强大、能干。当电影开始,父亲像每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一样,保护着儿子上路的时候,我觉得这又是一部类似《后天》乃至《2012》的电影,成年男子担起一个顶天立地的重任,并经历重重险境最终保护了他想保护的人。

    但是在迢迢漫漫看不到头的路上,却不是振臂一呼的英雄壮举用武之地。这里的父亲不是英雄,他瘦骨嶙峋,握着枪的时候手直打战,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单枪匹马对付一群吃人恶匪,或是去解放快要被吃掉的人;偶然发现食品仓库固然走了大运,也只是艰困的道路上转瞬即逝的一道闪光而已。在儿子面前,他时常显得脆弱,所做的决策,即使是正确的,也全没有英雄式掷地有声的权威,男人的强壮和气力,在其他电影里可以挑战自然拯救世界,在他身上,好像只是用来扛起儿子逃命。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做所有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儿子并且,如果能的话,教他做好的人,做好的事。他尽力着。

    而孩子不永远是孩子。“我想大概是十月了。”影片一开始就这么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当父亲抖抖索索地对着匪徒举起枪,男孩害怕得捂住眼睛,可是后来在海边,一个流浪汉偷了他们的小车,父亲追上去,用枪指着流浪汉,逼他交还小车,再脱掉自己的衣服和鞋丢上车。“不要这么做。”孩子说,“帮帮他……他会饿死。他吓坏了。”父亲粗暴地否决了他。“推车!”他喝道,虽然虚弱的声音中并没有底气,“我也吓坏了!”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开始带着怨气训斥,“你又不用担心每一件事情!”

    “我担心的。”孩子小声说,像一切尚不愿意反抗父母的孩子一样。
    “什么?你说什么?”父亲带着气推搡他,像一切除了年纪并没有更多别的权威的父母一样。
    “我担心!”孩子冲着他吼道。

    他们转回去了。被抢夺得精光的流浪汉已经不见。孩子把流浪汉的衣物堆在地上,想了想,又在上面放了一个罐头。

    孩子总是在逐渐地长大的,但为了父母,我们甚至不愿意长大。我们多么愿意永远做他们的小儿子,他们的小女孩,我们承认他们的权威与强大,一厢情愿地接受他们对世界的解释。爸爸,我相信你是对的,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和你在一起。如果你愿意用这种方式爱我,那么你就一直这样带我走下去吧。但是男人倒下了。他起初便生病,后来受了伤,身体更加虚弱。在海边,他终于躺倒了。

    爸爸,我该怎么办,你不会留下我一个的,你说过的……
    我不能了,对不起……

    世界在逐渐地从父亲身上剥离开来。当父母死去时,他们为我们背负的那一部分世界,转移到了我们身上;他们为我们遮挡的那一部分世界,显露在我们眼前。婴儿从母亲的怀中离开时总会大哭,那时他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爱的、安全的环境脱离,意识到自己是独个儿在一个危险的世界上。当父母从这世界消失,我们也会深深感到躯体的一部分从沉睡中醒来,骚动起来,那是一直活在我们心里的婴儿,始终牢牢地抓着他的母亲的,现在,他像刚下生到这世上一般,放声大哭。从此之后,我们就再没有借口去躲闪什么了。

    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当我们抬起头来,再也看不见爸爸,再也看不见妈妈,只有映在我们瞳孔里的天空,也许是阴天,也许是晴天,现在唯有我们自己告诉自己。但是总会有一些东西传递下来,“不要熄灭心里的火焰”“不要吃人”“照我们一直做事的方式去做”。“我会一直跟你说话的。”男孩子低声在死去的父亲耳边说,拉上了盖尸的被单。然后他离开了,虽然他还那样小,成人的衣裤包在身上,拖拖沓沓的,他也还是把枪塞在腰里,然后走下去。导演安排他遇到其他人,“good guys”,成年的男人、女人,小男孩和小女孩。是的,孩子要自己去面对世界了。

    Goodbye,papa.I will be on the road.

    以下是PS

    1看到有人抱怨没高潮,我倒是从头到尾忘了这回事。如果细节已足够传达出世界观或情绪,我很乐意被一个又一个琐碎片断打动或引入沉思。
    2关于吃人这件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反对自己被吃,不过唯一的理由是:如果我靠吃别人活下来,准做一辈子恶梦。除非有司马迁那样不得不活的理由,但即使如此,我活下来也仅是为了完成某事,而不堪再过其他的生活。
    3我想如果真有世界末日,那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4想过如果主角是女性,会是怎样的。我想女人在这世界上的任务差不多是爱、安慰和温暖。我们既然与生命和自然更近,我们有义务给男人认可、温存与希望。(当然,作为一个人,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战斗或保护)
    5在影片的最后,我并不觉得绝望。毕竟,有女人、孩子,还有信任与爱。

    PS2
    总是写不短。

     6 ) 我只想怀疑豆瓣豆友的赏析问题。

    我不想和所有人为敌。

    但是,我是在憋不住,也找不到攻击的对象。

    暂以豆友这个模糊概念了,其实我也是你们一份子。


    真的无语了,这么好的片子,居然在豆友的评价里,微乎其微。

    说什么,呆板,做作。

    呆板?做作?..........不想评价了。

    就儿子那每一声恐惧时、饥饿时、怜悯时的 “papa”,已经感人至深。


    还说什么仅仅布景到位,SB吧,这部电影全程实景拍摄,好吧。拜托去多了解一下。

    如果说父亲拿枪对着儿子,想要双双面临死亡,而不让歹徒得逞,也感动不了你;

    如果说父子洗澡时候,瘦骨嶙峋的骨骼,也震撼不到你;

    如果说人吃人的悲凉和残忍,也冲击不了你;

    如果说这部片子所体现的伟大父爱,残酷的思考,心中的火焰,海边的温暖,以及女性救赎者的象征,都打动不了你;

    我只想说,你的审美还真的是可以!

    相反,被国外主流媒体批判做作、故作姿态《燃情岁月》之类煽情的影篇,却被奉为经典。
    (我曾专门注册ID批判过,已不结构松散,三兄弟和一个女人的变态爱情故事,却被你们升华的多么伟大。)

    哎~!!~~豆瓣不过如此。

    你们攻击我吧~~我真的是对你们的审美产生怀疑。

    难道你们真的代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资阶级的标新立异的小众思维吗?

    做作?正是证明了你们的做作。

     短评

    我等啊等的,一直等到影片那莫名的结尾出现,都没有发现高潮的来临

    9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再次明确美国四好家庭的标准:一儿一女一条大狗。

    10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原来是阿拉贡大人

    14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编剧4星 摄影4星 剪辑5星 布景5星 音乐5星(你娘的,Nick Cave啊!) 表演Viggo Mortensen5星小男孩5星半……

    19分钟前
    • Cyber Marlboro
    • 力荐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24分钟前
    • Leann
    • 力荐

    最后,那家人把小孩吃了

    25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音乐加分,小演员加分

    26分钟前
    • ybm
    • 力荐

    最后那段只不过是他死前的幻觉。

    30分钟前
    • 肉腾腾
    • 力荐

    《The Road》不明原因的灾难毁灭了世界,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微小,人们开始互相猎杀蚕食,父子俩遵循着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停的行走躲避猎杀,收集仅存的食物,衣服鞋子。镜头滑过散落地上的美元和珠宝,此刻却再无价值。海边是他们仅存的一个希望,路途中遭遇散落在世界角落中不同的人群,最终到达海边。本质上不是灾难片或亲情片,它是一个哲学拷问,直指人类在生存困境面前的道德虚空。因此,它讲的不是什么后灾难时代的故事,而是现在,此时此刻,你、我所置身的世界:只是此时此刻匮乏不那么极端,作恶也不象食人那么极端,但是把电影里的极端性去掉,它所暴露的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它追问每一个人:如何生命的虚空里打捞“善”的意义?

    31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 太阴暗了

    34分钟前
    • Leito
    • 力荐

    看到最后两秒一只大脏狗狗出现的时候,我鼻子酸了。

    38分钟前
    • 狼大疯
    • 推荐

    地狱提前来临,结尾有点扯淡。

    42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推荐

    电影的历史会证明Avatar的伟大而历史本身会证明The Road的伟大

    44分钟前
    • lowdive
    • 力荐

    这部电影会告诉全世界,Viggo Mortenson,只是一个被忽视太久了的,过于低调的学者,诗人,和影帝

    46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又是末世恐惧,又是孤独绝望,看多了总会心烦,虽然在后半个小时稍有改变,但这个神神叨叨的片子始终让人提不起精神,即使他的主演是雨果·莫特森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那个小孩长得好像莎莉兹塞隆啊

    53分钟前
    • 苏打水
    • 推荐

    色调太灰暗了 以至于我经常性以为显示器亮度有问题……

    58分钟前
    • Welch
    • 推荐

    跟书一样,更多的是氛围,没什么情节,新年选择原因:总有比你更惨的,绝望到最后还是有出路的。

    1小时前
    • 陈楸帆
    • 推荐

    当父与子来到敌托邦,爸爸我爱你~

    1小时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充满文学气质的阴暗末路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