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 第5集

      熊家餐馆 第三季

    • 第10集

      米尔扎布尔 第三季

    • 第02集

      好女孩的谋杀调查指南

    • 更新第10集

      婚外情事 第四季

    • 更新第05集

      熊家餐馆第三季

    • 更新至第02集

      好女孩的谋杀调查指南第一季

    • 第17集

      绝望的谎言

    • 全08集

      牧师神探第九季

     剧照

    正常人 剧照 NO.1正常人 剧照 NO.2正常人 剧照 NO.3正常人 剧照 NO.4正常人 剧照 NO.5正常人 剧照 NO.6正常人 剧照 NO.16正常人 剧照 NO.17正常人 剧照 NO.18正常人 剧照 NO.19正常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玛丽安娜与康奈尔在爱尔兰西部小镇最后的学校时光,到两人前往圣三一学院读书的复杂生活展开。黛西·埃德加-琼斯饰演孤独、易受惊吓的玛丽安娜,新人保罗·梅斯卡尔饰演外向、受欢迎的康纳尔。

     长篇影评

     1 ) 我所理解的结局

    第一篇豆瓣剧评献给此剧。文笔拙劣,但是只能以此平抑看完本剧后起伏的心情。

    此剧基本上可以说是小说的神还原。剧中人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几乎可以在小说中找到。比如,第11集完美还原了Connell拒绝hit Marianne后两人好像比赛着穿衣服这个我本以为会被漏掉的场景。还有很多神还原的细节,比如Connell永远穿着的那双adidas球鞋、永远戴着的那条朴素的银项链,再比如Connell在意大利小屋看到Marianne时她比平常tan的肤色,都让我想起几个月前读小说的那个心情跌宕起伏的下午。

    但是,我觉得,此剧的结尾却和小说的结尾有着微妙的不同。电视剧的结尾似乎在告诉观众,两人只是需要异地一年。小说的结尾有着电视剧所不可能有的大段的心理描写。Connell的心境似乎是,他渴望在写作上获得成功,渴望更大的世界。而Marianne的心境似乎是,她无意于更大却注定更加动荡的世界,她这一刻内心的平静已经足够。总之,小说的结尾似乎在告诉读者,两人生活的目标已经出现了不同。

    在小说的结尾,两人已经从曾经脆弱、自卑的个体成长为了可以独自面对世界的人。当然,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彼此。Connell因为温柔的性格太容易成为随波逐流、安于现状的普通人,是Marianne让Connell发现了自己对于写作的热情。是她让他最终选择去Trinity学习English,是她让他写了那一封封字斟句酌的长邮件。她引着他跳出他原本舒适熟悉的世界、走上写作之路,也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同样的,是Connell让Marianne逐渐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相信自己也值得他人的爱。

    他们就像一对雏鸟,荫庇了彼此的成长,但是在羽翼丰满的那一刻,就要飞往各自的远方。他们是两个深深相爱的人,但是即便他们那样懂得彼此、那样深刻地参与了彼此的成长,却又始终是两个孤独的个体。在我看来,小说结尾处两人的心境,似乎暗示了这样一个结局。爱情从来就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也终究会天各一方。他们之间的爱不会消失,但是他们也不会在一起。他们终究只能是彼此永远无法忘记的关于成长的回忆。

     2 ) 《普通人》:关于爱、感觉和绝对亲密的解剖

    《普通人》是由 Hulu 和 BBC Three 联合出品的限定剧集。于4月27日开播,一共12集,目前已完结。改编自萨莉·鲁尼(Sally Ronney)畅销小说 Normal People,剧集《普通人》运用清新的色调、精致的镜头和细腻的原声带,将我们带入这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里。

    “谁是普通人?”这是剧集向我们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男主角康奈尔(Connell)和女主角玛丽安娜(Marianne)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学生”。康奈尔性格内向害羞,对敏感的事易产生担忧,但因为阳光的外表和出色的成绩,成为了高中里的头号男生;玛丽安娜内柔外刚,出身富裕,因为咄咄逼人的言行而被高中同学待为局外人。

    看似优秀出色的康奈尔实则缺乏安全感,而看似高高在上的玛丽安娜实则内心非常脆弱。两个敏感又不安的人在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环境里相遇,通过一次次的试探发现,对方其实是那个能让双方安心的普通人。高中时期的爱情是纯粹的,没有社会的复杂性和其他欲望的掺杂,但外部的环境成为了他们早期爱情的最大敌人。两个局外人在自我和群体之间寻找认同,尝试为他们的爱情搭建一座稳定的桥梁,但纯粹的爱情里参杂了不成熟,最终这段青少年晚期萌芽的爱情也不了了之。

    进入大学之后,两人都经历了早期进入社会的碰撞,在陌生的城市、各类社会人士和高强度的学业面前,康奈尔成为了都柏林的“局外人”,玛丽安娜则适应了身边的陌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奈尔和玛丽安娜再次相遇。过去意犹未尽的感觉又一次点燃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中途跌跌撞撞,两个“局外人”因为各自的命运认同和完全理解最终走在一次。但这段成年早期的爱情最后站在未来面前,等待他们的去留。《普通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过分地利用、消费两位主角的阶层或贫富差距,而是让他们的性格逐渐延展,让显白的性格与隐性的细节交叉碰撞,在一段极其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大的可能性。主角二人既不沉沦也不超越,而是不断地相互影响、补足,让我们意识到“爱”在人一生当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人》是一部关于感情和亲密的剧集。主题为感情的剧集有许多,但《普通人》做到了将主题聚焦在两位主角的交流、感觉和性上。许多剧集虽然以感情为主,但感情始终是其他主题的辅佐,需要依靠其他主题或者故事线来支撑。《普通人》用时间推动故事的发展,仿佛为观众构造了一座桥梁,在一步步跨越桥梁的同时,体会到故事的发展和双方的感情交叉。

    在表现形式上,《普通人》里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和特写。表面平淡的对话其实是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两人关系的揣测和总结。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的爱情十分纯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纯粹的爱情里始终会参杂其他社会性因素,比如金钱和事业。双方的对话内容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成熟,让观众直接体会到这份爱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份变化也是对爱情最真实的刻画。无论是高中毕业舞会的争执,大一暑假分开时的误解,分隔两地的远距离交流还是最后在事业和爱情之间的选择,《普通人》平铺直叙地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爱情的弧线,而这个弧线则映衬了大多数人早期爱情的发展轨迹,在他们的选择、争执、误解和交流里,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爱情与我们故事的共性。爱情的表现形式分为有形和无形,无形在于两人之间的对视和感觉,有形则在于交流和性。

    《普通人》的镜头美且细腻,导演伦尼·阿伯拉罕森(Lenny Abrahamson)和希提·麦克唐纳(Hettie McDonald)运用大量浅焦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故事主角在他们爱情变化途中的微表情和潜意识动作,同时也极度增强了我们作为观众对两位主角共情的可能。这些细节的展现无论是在镜头还是故事叙述上,都进一步地增加了这份爱情的厚度,而不仅仅停留在平淡的言语之上。有形方面的性上,两位导演同样运用了大量镜头为我们刻画男女主角的性交流。从早期的试探到后期的释放,康奈尔和玛丽安娜的性生活也是表现他们爱情弧线的重要媒介之一。

    他们的性搭建于爱情之上,每一次的性交流都进一步地告诉观众:他们对双方仍有感觉。他们的性是无私的、是纯粹的,体现了他们的绝对亲密。这份跨越五年建立的绝对亲密在绝对裸露的性中显得更加珍贵,因为完全裸露代表了完全信任,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上他们在对方的身体里寻找自己身体缺少的那一部分。而完全信任则代表了两人的绝对亲密。两位导演通过在细节、交流和性上的交叉运用,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立体、绝对的爱情故事。

    在《爱在黎明破晓前》里,赛琳娜(Celine)和杰西(Jesse)因为在火车上的偶然相遇,而坠入爱河;在《星运里的错》里,海泽尔(Hazel)和加斯(Gus)因为在支持小组上的交流,发现对方是自己“错误”人生的完美填补;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埃利奥(Elio)和奥利弗(Oliver)在夏日的北部意大利相遇,最终将对方写进自己的命运里。这些集中描绘初恋和感觉的作品都拥有一个共通点——细腻。在《爱在》三部曲里,我们也随着男女主角年龄的增长,体验了爱情从最初的甜美和纯粹到婚姻生活里的茶米油盐,双方的感觉和性也少了成年早期的那份绝对亲密,不过与《普通人》相同的是,《爱在》三部曲也运用了大量对话来推进故事的发展,时刻在有形的方式上展示两位主角的感情交流。在《星运里的错》和《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两部作品也都改编自小说)里,这两份对初恋的刻画与《普通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部作品都将初恋爱情的感觉和亲密放在了无形和有形的镜头上,从两位主角和感情的多个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细腻真实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故事中的细腻,才唤起了我们记忆中的细节,那些与过去恋人或者现在爱人的记忆碎片,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立体的交流过程。

    但除了细腻的镜头和多样式的结构,为什么两个“局外人”的爱情故事会如此吸引人?因为这份爱情的双向性,和两位主角的真实性。在剧集里,两位主角的叙述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同时体验双方因为这份爱情所感受到的悲与喜,从而不会单方面地倾向于任何一位主角。叙述上的平等打造了更强的代入感,一次次问题的爆发和误解都让我们站在双方的角度来感受。而两位主角塑造的成功也在于他们人物的真实。各自家庭的问题为两位主角奠定了性格基础,使得我们在第一时间能揣测双方在关键时刻,会对这份爱情做出怎样的决定。康奈尔与玛丽安娜对于双方的了解,在那些错过的时间和与其他人交往的日子里,两人在这份爱情上的考量又进一步让他们更加成熟,认识到这份爱情和彼此的珍贵。这也是《普通人》如此出众的另一个原因。他拥有一个过程。

    不同于大部分爱情剧集/电影,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往往来得快且激烈,但消逝得却不明不白,而《普通人》则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在爱、感觉和绝对亲密的基础之上,双方加入了对自己和对爱情的思考,为故事的塑造添加了可观性。故事结尾玛丽安娜对康奈尔说道:“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在这里,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但我们都对彼此做了太多。”爱情中最珍贵的,难道不就是跟随对方的轨迹,一起成长,一起认识自己,一起见证生活中的改变吗?

    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千禧一代,可能在接二连三的人工智能界面上已经忘记了爱情的细节和绝对亲密的舒适,《普通人》里孔雀蓝的爱尔兰告诉我们,爱情中有形和无形的细节,才是最值得被珍藏的宝贝。

     3 ) 从女性主义看Normal People

    看完了Normal People, 心里总忍不住打开豆瓣看看点评,捕捉一些深层次挖掘不到的东西,提炼升华,再一次重温那些tender moments, 看着豆瓣上的评论,好多都是从普通人、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方面来说。下面,我想从女性主义这个角度来审视其中一些耐人寻味的安排。 在20世纪60-70年代,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就在《女性的奥义》中提出“消除两性差别”,并指出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70年代后期,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 塞克瑟斯(Helene Cixous),伊丽加莱(Luce Irigaray)等就提出了“反对本质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关于话语与权力、身体与性等思想,开启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时代。剧中的Marianne生活的家庭是一个父系思想统治的家庭,妈妈对于性与婚姻都比较保守,对于哥哥的庇护与忍耐远远大于妹妹,但是妹妹的成就也满足了作为母亲的虚荣心,母亲却反过来极力保护哥哥的尊严,我不敢说这是特别明显的“重男轻女”,因为我理解她的母亲的难处,但其中人物细微的眼神与动作传递出Marianne与母亲的一种作为女性的无力感,在反抗家庭生活与命运安排的不公平的无力感,在家庭中一种从属地位的卑微感。

    Marianne对于男性的憎恶远远大于女性,有一部分源于哥哥,有一部分则源于学校中男性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口无遮掩、以拥有与女性的性交作为炫耀的资本,但是在这个时候Connell出现了,她觉得他与众不同,但又带着男性主义做特有一点的superiority与self-esteem。在后面剧集中,一个场景是Marianne、Connell还有Macgee在讨论能不能玩3P的时候,Macgee走后,Connell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在别人面前与Marianne性交,而Marianne却表示如果Connell想做,她绝对不会拒绝,Connell说“你不能做自己不想做不喜欢的事情”,而Marianne说“只要你喜欢,我就喜欢”,那个时候,Connell就感觉自己浑身不舒服,我想Connell他是尊重Marianne的,他尊重与Marianne的关系,不论在性交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想她为他喜欢的东西而失去自我,他想让Marianne成为自己,而不是自己性的玩偶与附属品,我想两人对于自我的认知有一部分得益或受害于性别定位,而Marianne在自我定于与性别定位中失去了平衡,唯独在Connell的爱里,她才能感受到“自我”,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与真实的存在。 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性,剧中大量性交的场面,我反而觉得这不是一部情色影片,而是真实欲望的写照,也是现实中男女在性方面真实的写照,从体位上来看,一上一下像极了在性别地位上的“隐喻”,但在Marianne与Connell之间,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双方都可以在性交的过程中感受性的高潮、痛苦与快乐,不只是男性,女性自己也可以决定痛苦与尽兴的程度,Connell也给彼此足够的空间与平等让这份快乐持续、深化。反观Marianne与其他boyfriends,我已经忘记什么名字了,我觉得他们不是人渣,因为他们对于Marianne是有过喜欢或者是爱,只不过这份“爱”在我看来,多了“亿份”男性在性方面的粗野、强暴与不尊重,每次给的镜头都是Marianne在被疯狂地粗野地“对待”,她在接受这“施虐”的过程中麻木,这一度造成了Marianne“受虐”的倾向,在后面Marianne与Connell旧情欲燃的时候,Marianne问 “Will you hit me?”,Connell表示自己不能,因为这会显得很怪,Marianne也为自己的问法感到羞愧与“病态”,还未结束便匆匆回家了。在这场性的斗争中,Marianne体验性的欲望打败了自己身为女性的尊严,让她一次次在“爱”中交出自己的身体,已换回自己作为女性被爱的存在,把一切完全托付给男性,把性的刺激、生活的快感、身体、性的主动权统统都交给了男性,唯独没有交付真实的情感,最后值得庆幸的是,即使灵魂如此脆弱,真实的内心如此懦弱,对于Connell的思念与爱还是让她从黑暗中慢慢爬出。很多人觉得这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反而是对女性主义的再一次“戏谑”,因为最后拯救自己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所爱之人,不是女性作为自我意识独立的觉醒,反而是男性意识形态的隐形控制与“操纵”。不过,我转而一想,这种设定真的比一些善良可欺的“玛苏里”通过对自我性别的正确定位与认识,变身热血十足“女强人”要真实得多,因为所谓成长,不过是有的越变越好,有的越变越坏,有的一成不变,仅此而已。 作者Sally Rooney(萨利鲁尼)也是一名女性,她曾说过“我发现我经常认为,如果我长得像博比,我身上就不会发生坏事;我遇到一个迷人女性时,必须得假装自己没有和她做爱的欲望。”我想Marianne可能在某些程度映射了萨利鲁尼的经历与性情,同为女性,不会不感同身受。同时,我还注意到总导演中有一位是女性,我想这篇影片的动人之处也离不开她的指导与帮助。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不是每一部有女性、表现女性、原著作者是女性的影片都可以被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进而加以分析,进而批判男权主义的思想、行径与社会模式,我们做的只有尊重事实,虽然我说的有可能不是事实,这只是我在观看这部影片时用这种视角看出了一些比表面更加深一点的东西。这也与我最近的研究课题与所看书籍有关。况且随着社会中ILGA呼声渐多,关于性平等与性别平等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化,对于这类社会与心理、性别的研究也会逐渐增多。 附上最近看的一个视频,是韩国著名作家孙雅兰分析女权活动中男性的逆向歧视,我已经被他的历史逻辑与社会数据所折服,下面是原视频地址,B站及其他网站上也有中文翻译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www.youtube.com/watch?v=cYuFnDyARBw 在Flotow和LuiseVon的著作TranslationandGender:Translatinginthe ‘Eraof Feminism’一书中提到,“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兴起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开始,性别概念一直是女性主义的核心。性别的建构性而非本质性让西方女性认识到女性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及较男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是由其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后天教育、培养造成的。”我希望男女之间的某些后天差异不是由先天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女性还有大幅度改变自己命运的空间和可能。 最后,用艾玛·沃特森(EmmaWatson)在联合国一次会议上发表的女性主义演讲中的一句话来结束。 Feminismisnotaboutmanhate,it'sreallynot.Ifyoubelieveinequality,youareafeminist. (女性主义从不等于厌恶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

     4 ) 普普通通的痛苦

    这部剧的名字很有意思,“Normal People”,意思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几乎都觉得剧名是在反讽了,那么特别的Marianne ,美丽但孤僻,自负却孤独。那样温柔的Connell,聪明上进也精明。怎么可能是“Normal People”。

    然后我就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与周围朋友们的格格不入,想到自己忽然决定放弃参加同学聚会,停止更新朋友圈,我是那样一个孤僻的喜欢安静的人,突然对于扮演一个有趣合群的人失去了兴趣,也非常疲惫。

    我总觉得当镜头靠近再靠近一个人的时候,他/她的人生都是异常复杂的,再奇怪的人都可以有被理解的可能,再普通的人都会有那么多深刻的体验。我们都有差不多的痛苦,一点点闪闪发光的地方,做错很多事情,孜孜不倦地寻求爱。

    女主角家庭富裕,美丽又聪明,感觉一切美好近在眼前,却有一个冷漠阴暗的家庭,Marianne不喜欢高中学校里的同学,所以也从来没有试图融入其中,与之相应地,Marianne也受到了大家的排斥和不友好的对待,使得她的生活处境更加的艰难。

    男主角Connell在高中广受欢迎,他尽力成为老师、同学喜欢和信赖的对象,从不对任何事情发表观点,也非常懂得人际交往。虽然家境不好,妈妈却非常的体贴和包容。

    我觉得男女主角的性格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

    Connell和Marianne同是一个班的学生,同样成绩优秀,性格和人缘却截然相反。但其实他们两个人都是非常特别的人,品味也很相似,这样的两个人互相吸引,慢慢地走在了一起,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Connell真的好温柔,无论做什么都先征求Marianne的意见,无论做错什么都先道歉。他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就有很多做ai的场景,但是拍得非常美,,,,/捂脸/。身体部位露出很多,却不让人觉得色情,可能是两个人身材都很好,总让人觉得是在看中世纪的那些裸体油画。

    Connell不想让学校里的同学知道他在和Marianne交往,怕自己也变成被孤立的人。Marianne虽然表示理解,但是也会有一点点难过吧。学校里的同学当面侮辱Marianne的时候,男主角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舞会上有人对女主角动手动脚的时候,男主角也没有出手阻拦,虽然非常理解,但是好替女主角难过呀。男主角一直在学校里维持的人际关系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他在舞会时对班花说了一句“fuck off”,不仅班花不理他了,大家也开始对他冷嘲热讽。为了做一个融入集体的“正常人”,他邀请班花而不是Marianne去毕业舞会,Marianne为此伤心不已,直到毕业考试才去学校。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Marianne和Connell在一起了,仔细想想,这种事情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小小的教室里,Connell总是转过头去看坐在窗边的Marianne。Connell妈妈其实也一直知道雇主家的女儿放学待在她家。小镇根本藏不住任何事情,Connell却那样对待Marianne。

    高中篇就这样揭过。

    离开熟悉的小镇,来到都柏林这样的城市,Connell没有像高中时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我猜想或许是厌倦了需要经营的人际关系的原因,或许也因为经济条件所带来的自卑感。Connell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窝在房间看书。成为了一个和高中完全不同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镜头下的Connell真的没有高中时那么光彩照人,眼神也总是灰暗的。他很像高中时的Marianne,虽然性格依旧温和,但却疲于应对人际关系,也因此非常孤独。

    Marianne却来到了人生完全不同的阶段,或许离开家庭让Marianne觉得生活得以喘息,或许是离开小镇来到城市见识到更多不一样的人终于找到了自己归属的群体,又或许是因为高中的伤痛让Marianne决定融入集体中。高中的Marianne眼神总是那么悲伤,大学时她变得放松了一点点,整个人感觉也开心了许多。她的家境显然对她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助力,她的富有的朋友们经常聚在她家在都柏林的豪宅里,开party,或是聊文学。她交往的男朋友和高中的Connell非常像,是那种热心于各种社交场合因此闪闪发光的校内名人。Marianne在大学遇见 Connell后表示不希望朋友们知道他们在高中时的恋爱关系,Marianne说,我觉得非常难过,高中的时候我居然允许你那样伤害我。听到这句话时,我知道Marianne真的变得坚强和理智了。

    尽管还是会对Connell高中的行为耿耿于怀,Marianne却没有办法不去靠近Connell,不去对他好。Marianne邀请Connell进入自己的社交圈。

    但是Connell却没有办法融入Marianne的社交圈中,无论他怎样努力,但还是显得那么局促。Connell真的在成长,他之前在高中同学骂Marianne的时候显得那么懦弱,但现在却在做融入Marianne的圈子里的尝试。

    但是他们却第二次分开了。Connell的兼职因为店面装修两个月被停掉,他没有钱支付房租,他对Marianne说夏天不会再来见她。Marianne以为这是要分手的意思,就把Connell给赶走了。而Connell的本意却是希望Marianne可以把他留下来。这两个人自尊心真的都太强了,像两只刺猬,在别人伸手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出防御的姿态。虽然这次分开非常奇怪,但主要原因还是两个人太相似,也很脆弱,缺乏安全感。两个人好像都做好了随时分开的准备。说分开的时候没有争吵,没有解释,那么决绝。看到这里,我真的好感慨,即使他们那么相似,那么亲近,比所有其他人都要了解对方,都免不了误解,人真的太孤独了。

    我实在觉得这两个人都太孤独了,他们即使非常喜欢对方,但却在不停地恋爱,或许真的非常需要陪伴吧。但即使一次次的分开,彼此都有很多伤痛,Connell和Marianne却没有吵过架,从没有对彼此说过重话,也没有真正地断开联系。感觉他们俩一直在恋人和朋友关系中自然地切换,或许是因为太需要对方。

    后来Marianne开始有受虐倾向,在和别人的性关系中。Connell问Marianne说,我从来不知道你有这样的习惯。Marianne说,我在和你的关系中从来不用这样,那是非常自然非常享受的过程。但现在我需要这种受虐的感觉来麻木自己或者说感受自己。

    看到Marianne和Connell谈论自己的性生活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感动,我发觉Marianne和Connell之间的感情不仅高于友情,甚至高于爱情,更像是家人。Connell不在乎Marianne和谁发生关系,他更想知道为什么Marianne要选择伤害自己,他因为Marianne自虐的行为感到痛苦。

    Marianne在瑞士生活的时候,她的摄影师男朋友给她拍裸体的关于SM的一组照片。拍摄过程中,她忽然就想起Connell给她发的一封封邮件。他说,Marianne你非常非常优秀,你值得所有最好的,美好的事物。如果你遭受了不好的待遇,那也不是你的错。Marianne脑海里一遍遍闪过这些文字,就决定放弃了拍摄。

    我没有办法体会Marianne的痛苦,在剧情里我只看见了一个冰冷的家和同样冷淡的家人,关于这样一个家庭的前因后果,肯定也是非常悲伤的故事。我只看见,Marianne因为痛苦而甘愿受虐,用另外一种痛苦来消弭这一种,真的太令人心痛了。不管Marianne是真的因为Connell的邮件而治愈了心中的伤痛,还是不忍看到Connell为自己的痛苦而痛苦,我都为她不用伤害自己却可以正常生活而开心。

    Connell留在了都柏林,好像是一个图书管理员。Marianne一直在瑞士工作,他们距离很远很远,一直用邮件联系。他们后来能够见面是因为共同的高中同学的离世。Connell对这位高中同学的自杀非常难过,甚至有抑郁的倾向。这部分情节我看的非常困惑,因为我不觉得Connell对这位高中同学有这样深厚的情感。在我的理解里,高中同学的离世更像是一个导火索,让Connell发现了自己的处境,他一个人居住在陌生的并不喜欢的城市,朋友寥寥,事业上也没有任何的起色,女朋友也离开了他,他没有办法回到家乡也没有办法忍受城市的生活,最亲近的Marianne住在遥远的瑞士。

    他最崩溃的时候黑眼圈浓重,感觉他整夜整夜地睡不了觉。他和Marianne视频,Marianne让她把电脑放在床边,两个人就这样开着视频一整晚,早晨醒来的时候互相道早安。真的非常美好,好像无论多少伤痛都可以承受,只要对方给予治愈的力量。

    后来他们都回到小镇,一起看球赛,一起吃冰淇淋,共同度过闷热的夏天。在Marianne的鼻子在哥哥的重力推门下受伤时,Connell飞奔着赶来,恶狠狠地威胁哥哥。我忽然就想起高中懦弱的Connell,这么多年,成长的不止有Connell的性格,还有和Marianne的感情吧。Marianne和Connell都变成了大人,可以抵御伤害也有保护对方的能力。他们爱彼此,从青春年少到成熟稳重,时光连成一条绵长的感情线。

    Connell和Marianne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出惊人的相似,非常爱对方,始终拉住对方,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不至于掉入深渊。也不停推着对方往前走,我知道你是最好的,你也值得最好的。Connell说自己不喜欢城市,不可能在不认识一个人的纽约独自求学,Marianne却明白Connell更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什么对于Connell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而什么是必须要克服的。

    最后的最后,Connell在Marianne的鼓励下决定去纽约进修文学硕士,Marianne选择留在都柏林生活。我相信这是很好的安排,Marianne的朋友们都在都柏林,她不想也不用再孤单地生活在远方了,她要现在的陪伴。而Connell内心是渴望和喜欢文学写作的,他需要一个机会,也需要找到曾经的自信非凡和光彩照人。Marianne 过去说Connell可以对她做任何事情,她也愿意为了Connell高兴去做所有事情,现在她选择生活在自己喜欢的城市,而不是去陪伴Connell,Marianne选择把自己放在人生顺位的第一个,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成长和健全的人格。分离和相聚都是相对而言的,我期待他们人生途中更多的故事。

    回到剧名“Normal People”,就有非常多的感慨了。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呀,带着隐性的痛苦慢慢成长,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变得自卑,去往更多更遥远的地方感受,途中遇到各种风景和朋友或是恋人,和最好的朋友分分合合,面对梦想止步不前,拥抱别人或是被给予,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处境。

    每个人大致都是这样的,都逃脱不了生活绵密的网,但如果有像Connell这样温柔的朋友,生活也许就能够忍受一些。(开玩笑的~)

     5 ) 致孤独脆弱的普通人

    故事很简单,两个内心孤单敏感、缺少安全感的人彼此理解、相爱,但也因为心里的小心与不自信而了伤害对方。看剧时有人纠结于两人为何不把各自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可两人都是抱着对方随时会离开的心理,小心翼翼的享受当下的情感。一个不会说出内心的失意,一个不会说出畸形的家庭状况。在大学第一次分别时,两人的敏感心理表现的恰到好处,一个为了自尊逞强说出分开,而实际上是在寻求挽留;一个患得患失,以为自己被抛弃的那天终于到来了。

    即便如此,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里需要对方的存在,所以用尽力气去维护他们之间的“友谊”。大学时第二次分别时,各自的生活都开始被孤独迷离感支配的破碎不堪,而彼此的信件是唯一的情绪出口。

    经过相爱、离散、和好、分别、重聚,他们终于勇敢了一次,懂得了握紧彼此。康奈尔终于冲进那个充满唳气与冷漠的房子里,玛瑞安终于找到了内心渴望的安全感。

    但最终爱情还是会让位给现实。

    他们拥有过最好的,分别时也明白那些不会再回来。只是,这次的分别与之前的不同,他们不会再让孤独迷离感吞噬自己,不会自甘堕落和抑郁,这些年的起伏让他们明白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疗愈了彼此,坚定了各自的内心。

    最后他们都成为了普通人。

    “I’ll go” “I’ll stay”

    导演和男女主角把情感表达的很细腻,而且男女主太好拍了,每一帧好看又干净,截图都顺手了许多,在拼图时候甚至是享受。

    剧本身更文艺腔,喜欢直接、通俗剧情的可能会觉得拖沓无聊。

    原著更多的也是心理描写,剧里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明暗色调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眼神、叹气、沉默,用每一个停顿刻画书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我再感叹一次导演的场景和构图。

     6 ) 《普通人》玛丽安和康奈尔的读书单

    分集笔记在日记中:

    9-12集://www.douban.com/note/762673603/

    5-8集: //www.douban.com/note/762544776/

    1-4集: //www.douban.com/note/762155013/

    书单如下:

    第一集中,两人第一次在玛丽安家相遇。

    康奈尔从她的书架上抽出了这本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The Golden Notebook。

    《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于1962年出版的小说。就像紧随其后的两本书【 Play with a Tiger (play) (1962);A Man and Two Women (collection) (1963)】一样,这本书也进入了《牛津英国文学伴侣》中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所说的莱辛的“内部空间小说”的领域。她探索精神和社会崩溃的作品。

    让玛丽安惊讶的是,康奈尔说他读过这本女性主义著作——一个青少年男孩,一个体育特长生,一个在高中极受欢迎的人。显然关于这本书的交谈让玛丽安意外地放松了下来,也让两个人的关系更亲近。

    延伸阅读: 多丽丝-莱辛2007年获诺贝尔奖,是到那时为止最年长的女性获奖者。此外她是历来第三十四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在文学奖则是第十一位。颁奖理由:“她以怀疑主义、激情和想像力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登上了这方面女性体验的史诗巅峰”。

    《金色笔记》公认是她的代表作,我读过的莱辛的其他作品有《幸存者回忆录》、猫系列中《特别的猫》《又来了,爱情》等,都值得一读。

    在第二集的这个场景中,玛丽安正在读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2005年的作品《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一部英国反乌托邦小说。在西方的一些国家,这本书是青少年向成人过渡时必读作品之一,可以视为一种仪式。

    《别让我走》讲述一群克隆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作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故事。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对小说予以解读,可以发现人类的克隆人项目隐藏着某种阴谋,人类肆意取走克隆人的器官是对其尊严的伤害,也是对其生命的漠视。小说谴责了人类利益至上的狭隘思想,倡导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必须体现出伦理的诉求,要善待生命,敬畏生命。

    本书荣获当年的英国布克奖提名,被《时代》杂志誉为2005年最佳小说之一。

    延伸阅读: 去年读了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反转情节像悬疑电影;还读过《被埋葬的记忆》,不知怎么有中古世纪的感觉,好像《指环王》。

    诺贝尔奖对他的颁奖理由是:“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

    上了圣三一学院之后的康奈尔不像高中时那样自信了。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或是经济因素,他似乎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第四集的这个场景是与同学一起讨论《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nders),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于1721年创作的小说。讲述奇女子摩尔的一生。

    康奈尔显然被他观点犀利的同学们吓住了,结结巴巴地只说出一句话。

    这个场景中,康奈尔正在读的书是《老实人》,“Candide, or Optimism”。

    康奈尔读的正是这个版本。

    《老实人》是1759年,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伏尔泰所著的一部法国讽刺小说。

    这部中篇小说以一位名为憨第德(Candide)的青年揭开序幕,先描述他在一位贵族的城堡里过着受庇护无忧无虑的生活,与贵族的女儿相互倾心,同时被他的老师潘格罗士灌输予莱布尼茨式乐观主义。

    憨第德开始他漫长的旅行生涯,周游欧洲各地以及北美洲。一路上他见证并亲身体会了人间的苦难,潘格罗士所教授给他的乐观主义不断受到挑战,并开始不断质问人生的意义。在最后,几经离合,当众人再次聚在一块时,伏尔泰为憨第德做出结论:如果不彻底地拒斥乐观主义、专注于现实辛勤耕耘,人生才不会那么痛苦,“我们必须照顾我们的花园”(Il faut cultiver notre jardin),而不是无休止地讨论哲学问题,否定潘格罗士的莱布尼茨式魔咒,“对去任何世界而言,这样子生活是最好的”(It's for the 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剧中的第二次班级讨论,康奈尔已经自信了许多。

    这次班级的讨论作品是简-奥斯汀1815年小说《爱玛》。上接图中的发言,康奈尔的下一句是:

    ...like something psychological which hadn't really been attempted before.

    在第四集的结尾,玛丽安给康奈尔发了短信,问他是不是还想做朋友。

    收到短信时,康奈尔正在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书中重温了作者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和他的那些同窗好友,一种无忧无虑的充满幽默感的日子。

    康奈尔开始崭露出来的聪慧为他赢得了尊重。

    第五集的这里,是同学想读他的论文,题目有关于爱尔兰小说家 James Joyce

    詹姆斯-奥古斯丁-阿洛伊修斯-乔伊斯,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以及《芬尼根的守灵夜》。 尽管乔伊斯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远离故土爱尔兰,但早年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却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集,康奈尔收到了拒稿信。

    背景的书堆中可以看到一本《地狱篇》(Inferno),是《神曲》(Divine Comedy)的第一部分。《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于14世纪创作的长诗。

    在中世纪,commedia代表着一种游离于贵族与平民两者之间的一种风格。但丁一改通常一般中世纪的风格,以丰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学、哲学修养和新颖的构思,将神曲以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奇而不诡,精微致深,使人如身临其境。

    神曲的构成围绕着数字3,因为3代表着在天主教信条中神圣的三位一体。——两位主人公就读的圣三一学院。

    全诗为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

    第八集结尾,意大利乡间尴尬的晚餐之后,几个年轻人在去往威尼斯的火车上。

    康奈尔正在读的是 《吾子吾弟》(All My Sons)。这是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 在1947年创作的剧本,1948年改编为电影,1986年拍成电视系列剧。 1947年1月29日在纽约市百老汇的皇冠剧场首演,共演出328场,由伊利亚-卡赞执导,并赢得纽约剧评人圈内奖。

    剧情概要:约翰-凯勒(Joe Keller)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贩售给军方军用飞机零件,而成为成功的生意人。而因为他为了自己的生意,他卖了他自己知道有问题的零件,而造成21名飞行员因此丧生。

    第11集,炎热的夏天,两位主人公回到了Sligo。

    在康奈尔小房间的窗台上,两本书分别是《欢乐神殿》, Temples of Delight, by Barbara Trapido;以及《范尼》, Fanny by Marcel Pagnol。

    而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康奈尔的小书架上有一本 弗雷德-瓦格斯(Fred Vargas)的书

    弗雷德-瓦格斯,原名弗蕾德丽克-奥杜万-卢佐,法国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及作家。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她曾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巴斯德研究院工作。

    美好的最终集,玛丽安的生日,她微笑着与朋友们一同庆祝,终于开始对自己在都柏林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

    康奈尔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的诗集。

    弗兰克-奥哈拉,美国作家、诗人、艺术批评家。虽然被称为“画家中的诗人”,但是艺术和音乐带来的灵感,并不是奥哈拉诗歌写作的重心。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名人画像,我只愿意深情地看着你”,在他的《和你一起喝可乐》一诗中,对爱的感觉的捕捉才是诗人所有灵感的轴心。而《和你一起喝可乐》中的主角“你”,正是他当时的同性爱人文森特-沃伦(Vincent Warren),奥哈拉为他写下了诗人写作生涯中最为动人的一组情诗。

    ——联想到《普通人》这部剧的剧情,让人潸然泪下。

    和你一起喝可乐——弗兰克-奥哈拉

    远比踏足圣塞巴斯坦、艾郎、昂代、比亚利兹、巴约纳更有趣

    亦盖过在巴塞罗那加西利亚大街饱餐一顿

    或许是因为你身着橙色衬衫,看上去就像更英俊、快乐的圣塞巴斯坦

    或许是因为我对你的爱,或许是因为你爱喝酸奶

    或许是因为橘黄色的郁金香在桦树周围闪闪发光

    或许是因为我们在人群和雕塑面前露出了秘密的微笑

    很难想象当我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怎么会有像雕塑这类纹丝不动

    庄严肃穆,而且闷闷不乐的绝对的事物出现在眼前

    而就在它面前,我们却可以在纽约下午四点的阳光下

    来来回回地挨着彼此的身体,就像感受到树木透过婆娑的叶子在呼吸

    而我们去参观的肖像展览仿佛空无一物,画作上没有任何面孔,只有颜料

    你突然也会觉得惊奇,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人这么做

    因为我只需看着你,我宁愿看着你,胜过看世界上所有肖像画

    除了偶尔可能对《波兰骑士》感兴趣,但不管怎么样,它现藏于弗里克

    谢天谢地你还没去看过,因此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第一次

    你舞动着身体,是那么美丽,让我或多或少联想到是你在诠释未来主义

    我再也不在乎《下楼梯的裸女》、或达芬奇的哪一幅画,或米开朗基罗

    往往给我惊喜的雕塑作品

    而且,人们不停地去研究印象派有什么用呢?

    因为他们都没有体验过真爱的人就站在他们身边,日落时倚着一棵树发呆的感觉

    或者这样说吧,马里诺·马里尼挑选了一匹好马,却没能找到像我的爱人那么英俊的骑手

    这么说来,他们都白白错过了大好青春

    但那绝不会浪费在我身上

    这就是我写了这首诗告诉你这一切的原因

    Having a Coke with You——Frank O’Hara

    is even more fun than going to San Sebastian, Irún, Hendaye, Biarritz, Bayonne

    or being sick to my stomach on the Travesera de Gracia in Barcelona

    partly because in your orange shirt you look like a better happier St. Sebastian

    partly because of my love for you, partly because of your love for yoghurt

    partly because of the fluorescent orange tulips around the birches

    partly because of the secrecy our smiles take on before people and statuary

    it is hard to believe when I’m with you that there can be anything as still

    as solemn as unpleasantly definitive as statuary when right in front of it

    in the warm New York 4 o’clock light we are drift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each other like a tree breathing through its spectacles

    and the portrait show seems to have no faces in it at all, just paint

    you suddenly wonder why in the world anyone ever did them

    I look at you and I would rather look at you than all the portraits in the world

    except possibly for the Polish Rider occasionally and anyway it’s in the Frick

    which thank heavens you haven’t gone to yet so we can go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fact that you move so beautifully more or less takes care of Futurism

    just as at home I never think of the 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 or

    at a rehearsal a single drawing of Leonardo or Michelangelo that used to wow me

    and what good does all the research of the Impressionists do them

    when they never got the right person to stand near the tree when the sun sank

    or for that matter Marino Marini when he didn’t pick the rider as carefully as the horse

    it seems they were all cheated of some marvelous experience

    which is not going to go wasted on me which is why I’m telling you about it

     短评

    如果说有什么我能认同的青春恋爱剧,应该就是这个。不是校园gossip,不是不良少年和乖乖女的爱情传说,就只是偶然巧合的恋爱就够了。我们在人前都是表演家,刚开始表演乖乖聆听的观众,后来又扮演评论家艺术家,但在你面前,我总是露出马脚。

    5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无论怎么看你俩还看不出来彼此是真爱吗?折腾来折腾去何必呢,享受甜甜的恋爱不好么。从路人角度看这俩不是渣男渣女是啥???

    9分钟前
    • 人间情感观察员
    • 还行

    和小说给我的感觉差不多。长得跟 anne hathaway eva green dakota johnson 混体的女主说自己不漂亮;圣三一 1%的优等生拥有和美国高中生一样的词汇量;两人除了性吸引力看不出 click 在哪里……是非常时期人们的标准都降低了还是什么?

    13分钟前
    • Jin
    • 还行

    刷到第八集实在刷不动了,看到后面经常忘了前面因为什么他俩又分了为什么不能公开,女主这么好看了还因为家庭问题自卑没人爱,别人的看法真的没那么重要啊,更何况傻逼这么多,纠结这些纯粹是浪费时间

    18分钟前
    • 弦子
    • 还行

    男生在感情中因自卑而逃避,女生在感情中因自卑而迎合。男生的孤独来源于自己,他向外求索,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来填补;女生的孤独感来源于外界,她向内求索,需要追寻内心的平静来自愈。他们有不一样的敏感、脆弱、迷茫、自卑和孤独,所以他们可以抚慰彼此却难以相互依靠。但可以遇见彼此的他们就已经拥有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运气了。

    23分钟前
    • 渔鱼
    • 力荐

    I’ve met someone just like Connell and I nearly let him go. This shit relates to me so much :(

    25分钟前
    • F
    • 力荐

    原来一部爱情剧真的可以做到既是best love story ,同时又是best p*rn!今年的爱情剧只看这一部就够了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如无意外这会是本年度最爱剧集。之前看推荐有同学说男主前5集很“渣”,也有说因为Connell的若即若离间接导致Marianne在几段亲密关系中的混乱。自己看了之后发现Connell是我在文艺作品中见到的为数不多温柔的男生。是的,温柔。也许是类似霸道总裁的占有欲强的强势男性形象在爱情作品中屡见不鲜,双方平等的情感关系却实在罕见。我越来越不喜欢以强势的逼迫姿态证明一方对另一方的爱,两人互通心扉、互相理解尊重才难能可贵。Connell会在两人第一次亲密关系时告诉Marianne如果疼就停下,会在她问“Will you hit me”时say no。无论何时他总以温柔的语调安抚饱受原生家庭创伤的她,而她同样也回报以爱、关怀与理解。爱人的能力并非与生具有,两个青年人都有着自己的迷惘、伤痛,在磕磕绊绊中学着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最后是否以爱人身份在一起已不再重要。

    30分钟前
    • seibellissima
    • 力荐

    老娘本来想是看欧美青春爱情虐恋的,马的结果第二集15分钟内男女主就 搞 了3 次!!!

    34分钟前
    • hobii
    • 力荐

    前五六集还挺好的,音乐、色调以及整体所展现的柔感,都加分了不少,可是越往后越无法接受,既然互相相爱,那就在一起,没有世俗或家庭的阻拦,却因为暑假无法住校这样的事而二次分手,似乎在强行加苦情戏,故意打造出苦命鸳鸯的戏码,显得无病呻吟。

    38分钟前
    • 🦁
    • 还行

    So pretentious,天呐!虽然我知道你们爱尔兰人喜欢过黏稠内敛的自省生活,四级阅读级别的原作看了几页了也确实有那种sensitive af的感觉。但是,注水真的太严重了,前几集看看风格还好,看到后面已经显著的耐心缺失。一集的有效剧情加起来有5分钟没有啊。全靠溺水一样的BGM和erotic art一样的性爱片段抻长度。一个镜头拍上30秒真的不能算是细腻,算洗钱。好几处跟五十度灰预告片似的,加了BGM更像了。总是不知道为什么Marianne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又分手了又在一起了又分手了,回合制。另外他们的大学生活真的过于体面,M分分钟看起来像日杂法国模特街拍,而且抽烟喝酒chill到不像是自卑女的。另外查了下Sligo到Dublin距离210多公里,省都没出,放个暑假却像生离死别一样。

    39分钟前
    • 无忧无虑波尔卡
    • 还行

    小说的细腻完美被电视剧呈现,Marianne和Connell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一样(Daisy真的很有灵气)喜欢这类主角很边缘的故事,因为看起来更有种奇妙的真实感,这也许就是常态“normal”的样子吧。一个相信soulmate存在的故事,两个人十分相爱却又淡漠隔离,可又相互救赎了对方。所谓的relationship不意味着仅是物理上的陪伴,也不是情感上的“禁锢”。Connell拿到去纽约的机会后Marianne选择了放手真的是我最最最喜欢的的一点,爱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过程中对方让自己变成的样子,他们依旧把对方变成了更好的人。她知道过程中他们都会变,但是无论如何都会陪伴在对方身边。😢还有比这个更美更理想的爱情&companionship吗

    41分钟前
    • 哦勒哇一鸡狼
    • 力荐

    好久没有这么让我沉浸的剧集了,不以事件为核心,台词铺设不为叙事,悉数转移刻画人物性格,细腻而娓娓道来。其中爱情最让人信服的一点是,它不回避性,性的吸引力点触情感,爱同时是身体的。他们在爱里挣扎犹疑,体面又不堪的生命,仿佛你与我,Normal We。/视听精致,演员自然,You‘re the worst之后最好的爱情剧集。

    43分钟前
    • 五加皮
    • 力荐

    是我怎么了,还是这剧怎么了?在偌大的候车厅,又一次如入无人之境。从他们因为一本书开始攀谈,我眼中就浮现泪花,赶紧又捂上憋闷的口罩,戴上才发觉还有上次泪痕的墨镜。接着,他们接吻、脱衣服,爱抚,开着有心无心缓解尴尬的玩笑,直到互相进入对方的身体,发出的轻柔喘息。第二次,第三次……我软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脚底板软到视网膜……还好我不化妆,但还是跑了一趟卫生间,在靠窗的边缘抓紧抽根烟,望着车轨发呆放空。但还是软,软到想赶紧躺在北上的列车,随它开到哪儿,哪怕在外面炙热的太阳下爆炸。

    47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真的是女性向porn,各个层面上的

    49分钟前
    • 资深懒汉
    • 力荐

    我一边看一边告诉自己不要被这种命中注定此生唯一的浪漫爱叙事洗脑,一边又心甘情愿堕入love is fatal这样的陷阱(他们就是很配啊生命中有无数匆匆过客可他俩兜兜转转分开后总能再次回来)。好干净的爱情啊没有狗血没有憎恨,虽然有误解有遗憾但总能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慢慢化解慢慢原谅。离开的时候不恶言相向,重逢的时候依旧热烈。And my biggest takeaway: sex life is really fundamental.

    52分钟前
    • fushia
    • 力荐

    -“And what about me? Would you say your feelings are involved?”-“Obviously”-“Who is it obvious to?”

    53分钟前
    • Alyssum
    • 力荐

    爱尔兰是孔雀蓝的,校服,眼眸,暮色。

    58分钟前
    • Lullaby
    • 推荐

    快进到第九集弃,实在是受不了这两个作男作女了。本来看是因为同事发了一段视频,画风很唯美。看了第一集发现进展迅速,一点都不作,还觉得很有新意,很期待接下来这十集故事会走向如何。没想到比Love Rosie还可怕,2-9集一直在分分合合,男女主分别一段接一段恋情,同时两人之间也纠葛不断,堪比toxic relationships大全。人物塑造并不全面,导致两个人无止境的忧郁脸看起来就是无病呻吟,但很显然两位都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快去看医生啊!看了短评吹成这个样子真是让我怀疑是否看的是同一部剧,反正我看的这部除了画面很美之外没有任何优点,请不要以为文艺的滤镜就能拔高青春伤痛文学的本质。另外第八集画风真的很像CMBYN,用来展现这种剧情真的让人生理不适。

    60分钟前
    • Awaysis
    • 较差

    男女主角实在是太豆瓣了。。。

    1小时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