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灌篮高手(国语版)

    灌篮高手(国语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1993

    主演:草尾毅,绿川光,梁田清之,置鲇龙太郎,盐屋翼,原惠理子,平松晶子,田中秀幸,小野坂昌也,神奈延年,西村知道,森川智之,干本雄之,盐屋浩三,佐藤正治,江川央生,川津泰彦,大塚芳忠,石川英郎 

    导演:西泽信孝,志水淳儿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1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2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3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4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5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6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16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17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18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19灌篮高手(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湘北高中的一年级新生樱木花道在初中就有了被50个女孩抛弃的“悲惨”经历,最后一个女孩抛弃他原来是看上了篮球部队小田,由此樱木对篮球更是深恶痛绝。进入高中后,樱木看上了美少女赤木晴子,晴子十分热爱篮球,为了赢取晴子的芳心,樱木决定加入篮球部。在侥幸赢得与篮球队队长赤木刚宪的打赌后,樱木顺利加入了篮球队。随着国中篮球联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流川枫的到来、伤愈复出的控位宫城良田以及误入歧途的前国中最有价值球员三井寿的回归,去年不堪一击的湘北篮球今年可谓人强马壮,虽然问题少年一大帮,但是在队长赤木刚宪的带领下,这一群以全国第一为目标的篮球少年正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发!

     长篇影评

     1 ) 30年后,我们才能看懂《灌篮高手》的遗憾美学

    当年《灌篮高手》的漫画连载的时候,井上雄彦20岁左右,与其说他最擅长的是高中生的视角,倒不如说他只了解高中生的视角。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之后,《灌篮高手》的故事终结在全国大赛,角色因此永不会变老,但我们和井上雄彦,都会长大。

    所以,在30年之后再来看《灌篮高手》,仿佛就是在重看我们自己的少年时代,但是是以完全不同的视角。井上雄彦非常明白这一点。也是因为这样,《灌篮高手》电影版才会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个不同的角度可以从两条线来理解,一方面,是影片绝对主角宫城良田的视角;另一方面,则是它用那场从未动画化的全国大赛,贯穿了整部电影。

    这是与动画原作完全不同,但又始终聚焦在《灌篮高手》精神上的一次呈现。我更愿意说,这是《灌篮高手》在这30年里的成长。那批少年,也因此以更为透彻、更理解青春、更痛楚地热血着的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我们,也因为已经跨越到成人世界,才更理解井上雄彦想要在《灌篮高手》里坚持的那种遗憾美学。

    全国大赛

    先来说说宫城良田。在漫画原作中,宫城良田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他以“身高矮”作为典型的个人特征。对于对身高有着残酷要求的篮球场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别关照”的设定了。举个例子,在动画原作刚开始的时候,篮球菜鸟樱木花道,是比流川枫高一公分的。

    宫城良田的另一个特殊之处,还在于他是二年级生。《灌篮高手》在一开始就通过不同年级间的前后辈压力展开了矛盾和压力,樱木花道和流川枫既是对手,也是一年级新生的代表,意味着新鲜、活力和突破常规的存在。而以赤木刚宪和三井寿为代表的篮球老人则是三年级生,意味着规则、保守和坚持,以及在“退休”前必须达成夙愿的拼死一搏。

    这么一看,你们应该就明白了宫城良田的尴尬位置,他是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二年级生。在樱木花道、流川枫、赤木刚宪和三井寿的人物弧光下,他甚至有些像喜欢看《灌篮高手》的我们。是这个热血故事里的一员,却并非主角。

    但这次,他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并且,还有了非常完整、动人、深刻的个人故事。用井上雄彦的话来说,是“我这次就想讲述良田。”

    注意良田和哥哥手上的护腕

    熟悉漫画的人应该能从电影中良田的故事里,看到番外《耳环》的脉络。良田哥哥的出现和意外去世,让良田这个人物,有了非常厚重的质感。比起那些活在优秀兄长阴影里的兄弟关系,良田和哥哥之间的关系其实更近一步,他们还共享着相同的篮球梦想。

    这其实是非常残酷的。我们看到良田和哥哥使用一样的球队号码,站在房间凝望哥哥的奖杯,在打球时总被别人拿来和哥哥比较。

    可这段兄弟关系还是以一种既温情又共振的方式植入到了良田的生命里。当良田套着哥哥的红色旧护腕,对着它说“走吧”,就好像是要带着哥哥,一起去实现打败山王的梦想的时候,这大概就是独属于少年的,那种闪耀着纯粹之光的时刻吧。

    两条护腕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宫城良田的背景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爸爸。也就是说当哥哥去世后,这个男孩子在妹妹和妈妈的面前,就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性。

    他不能再是弟弟,甚至也不能再是儿子,当然也不能再是男孩。他必须成为男人,成为队长,成为宫城良田。

    这或许,就是如今的井上雄彦才能写出的故事。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那之后我年纪也长了,视野随之也变宽了,我想要描述的东西也变的更多了。在“SLAM DUNK”之后我也画了《浪客行》和《REAL》,也被他们影响到了,我想,这是一个自然的变化吧。”

    从这个“成年人的视角”,我们终于也能来说说全国大赛的部分了。这部分没有被动画化有很复杂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但我反倒觉得,到如今它才被搬上银幕,反而是《灌篮高手》那份“遗憾美学”里的最后一笔,是那颗最后才落下的,决定胜利、也决定神作的关键性一球。

    它就像是漫画结尾处,那个用24秒、44页画出湘北反超山王1分的关键球的超长神级分镜里的唯一一句台词:“左手只是辅助”。这句唯一的台词里蕴含的深意是,故事里的那些角色,总是要到最后,才能明白一些道理。而观看故事的我们,或许也要不再是少年的今天,才能完全读懂这些成长背后的意义。

    我们能从每一个角色身上看到那种“抛掉一点自己”,又“获得更多自己”的成长。流川枫终于从单打独斗到学会了传球,樱木花道从一开始只想灌篮耍帅到学会了投篮,宫城良田克服了身高、哥哥和不擅长投篮的心理障碍,赤木刚宪必须直面自己既渴望又恐惧冠军的心态,三井寿曾被篮球拯救、如今也想要拯救这一场比赛。

    这是属于少年的成长和遗憾美学。他们必须要学会一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即便这过程必须要抛弃些什么、割舍些什么、为许多东西而痛苦,但他们也必须经历这一切。因为没有任何真谛,是能够跨过“自己去经历这一切”来获得的。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故事的结尾,井上雄彦才告诉了我们泽北荣治在神庙祈福时候许下的那个愿望——“请给我必需的经验”。这样的经验的获得,需要经历残酷的败北。某种程度上说,神灵真的应允了他,因为失败的经验,是一位球员宝贵的财富,他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获得它,即便他最不想要的就是失败。

    所以,湘北只要打败山王就够了。接下来的全国大赛,必定是“输”。因为真正热血的少年时代,绝不可能只有“赢”。湘北五虎将,也该去感受属于他们的那些“必需的经验”。

    年少时的我们,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打败山王但没有夺冠”的结局。但遗憾的热血,远比圆满的热血更为动人。这大概是只有当我们不再少年时,才能读懂的、热血最深处包裹着的那层酸楚。

    明知前路如何,却仍要走上那条路。少年的选择,从来不会权衡,这便是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所无法拒绝的那份热血。它写着青春的名字,在这个青春的体育馆里,看起来仿佛只有篮球,而我们只有在看过世界之后,才能读懂,里面其实放下了整个宇宙。

     2 ) THE FIRST SLAM DUNK,普通人的突围

    1993年,《灌篮高手》的TV动画播出,1995年暑假被引进国内,立刻在国内风靡一时。在动画的最后,湘北篮球队向着全国大赛进发,无数观众翘首以盼,想知道后来的故事。只是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三十年。2023年,《灌篮高手》的电影版正式在国内上映,观众们终于能够看到,湘北篮球队在全国大赛的精彩表现了。

    《灌篮高手》电影版的导演和编剧,正是《灌篮高手》原漫画的作者井上雄彦,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完美贴合了漫画中的剧情,原汁原味表达了作者创作《灌篮高手》这个故事的初衷。但让很多粉丝意想不到的是,这部《灌篮高手》电影版的主角,不是原故事里的主角樱木花道,不是人气极高的流川枫、三井寿,也不是湘北篮球队的队长赤木刚宪。这部让粉丝们苦苦等待了三十年的《灌篮高手》大电影,主角偏偏成了湘北五虎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宫城良田。

    实话实说,在观看这部《灌篮高手》大电影之前,我并不了解宫城良田。他不像樱木花道那样热情洋溢、自信洒脱;不像流川枫那样实力超群、英俊帅气;不像三井寿那样有着一个浪子回头的过往、屡投屡中的无敌三分球;也不像赤木刚宪那样始终怀有争夺全国大赛冠军的远大梦想、是湘北篮球队真正的灵魂人物。大部分观众,可能都像我一样,只知道他是湘北篮球队里的控球后卫,速度很快、运球很好、总是给队友制造得分机会,仅此而已。无论是故事里、还是球场上,他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人,个子不高、长得不帅、投球命中率不高。

    但身兼作者、导演和编剧的井上雄彦,偏偏选择了宫城良田,作为这部迟到了三十年的《灌篮高手》谢幕作的主角,让这个一直被人忽视的角色,走到了聚光灯下。

    看完电影,我才理解了井上雄彦这样选择的原因。

    在电影里,与那场万众期待的全国大赛交叉并叙的,是宫城良田个人的前史。作为一个控球后卫,宫城良田需要突破对手的盯防,将球运到前场,给队友制造得分的机会。但身材矮小的他,当被最强山王的对手进行联防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向前迈进一步。

    球场上的处境,也映射出宫城良田人生中的困境。他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原本良田还有一个大哥能帮着母亲分担家里的压力,但大哥却在出海时遭遇海难而丧生。良田从小学开始,便无法再像一个男孩一样肆意挥霍青春,他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不断被旁人拿他与哥哥进行对比。在生活中,良田也如同被联合盯防了一样,步履维艰、不知该如何突围而出。

    三十年前,樱木花道是《灌篮高手》最合适的主角。他是一个初次接触篮球的菜鸟,却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即使他的篮球技术还不够熟练,却依然可以通过争夺篮板球,成为球场上的焦点。篮板下那颗被众人抢夺的篮球,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曾在青春期追逐的梦想。我们每个人眼里都只剩下那个梦想,拼命地跃起,伸手去试图抓住它,或者哪怕仅仅只是碰触到它。

    然而,三十年后,故事里的角色依然青春洋溢,而银幕外的观众却早已青春不再。我们依然会为樱木花道争夺篮板下那颗篮球而激动亢奋,但此时我们人生的主题,却早已不再是争夺那颗名为梦想的篮球,而是如同宫城良田一般,想着如何突破球场上和人生中,屹立在我们前方的难关。

    引领着宫城良田开始打篮球的是他的哥哥。在篮球场上,当良田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哥哥的阻挡,一次次摔倒的时候,哥哥对他只有一句话:“不要退缩!”而在全国大赛上,当湘北篮球队陷入绝境时,安西教练也告诉樱木花道:“现在放弃的话,比赛就提前结束了。”

    面对困境,决不放弃,而是选择一次次突围,这是《灌篮高手》从原作漫画到这部大电影里,贯彻始终的主题。但对于井上雄彦而言,这个主题并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鸡汤,因为“不放弃”的结果,并不一定等同于“成功”,有时候指向的却是“失败”。在原漫画的最后,湘北篮球队虽然战胜了最强的山王队,却在接下里的比赛中遗憾落败,并没有拿到全国冠军。

    正如同井上雄彦在电影里原创了一段漫画中没有的情节:最强山王队的天才球员泽北荣治,在比赛开始前,去神庙里许下愿望:请在我前往美国前,赐予我必要的经验。最终,神明给了他必要的经验:一场充满遗憾的失败。

    决不放弃与失败,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事物,但对于井上雄彦来说,却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经验。因为人生总是不可避免会遭遇失败,但即使前方是一场失败,也只能选择硬着头皮坚持下去。球场上,尚且可以退缩,但人生路上,早晚有一天会退无可退。

    我想,这就是漫画作者兼导演和编剧的井上雄彦,在这部迟到了三十年的《灌篮高手》大电影里选择宫城良田作为主角的理由。如果说三十年前,作为观众的我们还太年轻,只能读懂其中热血、坚持、奋斗的主题,那么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终于读懂了其中关于如何理解失败、如何坦然接受失败的主题。

    本片既是关于《灌篮高手》的首部大电影,我想,很有可能也是井上雄彦的最后一部关于《灌篮高手》的大电影,因为该片已经为我们青春的遗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我们人生的遗憾,却必须在看完这部电影后,依靠自己去弥补。

    决不放弃、但坦然接受失败,这就是《灌篮高手》从始至终告诉我们的事情。

     3 ) THE FIRST SLAM DUNK :INTERVIEW 井上雄彦(官方场刊翻译)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SLAM DUNK」”

    —【THE FIRST SLAM DUNK】的制作,是怎样开始的呢?

    最初开始接到offer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收到的视频样片,因为跟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于是我就拒绝了。但虽说视频样片很短小,作为影像制作起来还是很辛苦的,在那之后,制作方又给我带来了很多次,当中让我感受到了制作方的热情。

    —最终决定要开始了,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是2014年。决定的点是因为当时视频样片的「脸」。我感受到了制作方把灵魂注入在里面,感受到了一种直接的诉求。

    —也就是比起技术层次和影像的质感,热情和注入灵魂这种感情方面的比重更要是吗?

    是的。因为我其实不太懂动画制作的技术方面。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手段。例如这次关于篮球的场景都是CG制作的,10个人在场上跑来跑去运动的画面,如果没有CG用笔画是绝对实现不了的,所以就采用了这个手段。

    —从决定制作开始那刻起,您就已经想好了要监督和脚本都自己担当了是吗?

    其实当时也不是这个打算,但是从说出口「让我们开始吧」的那刻起,就觉得制作电影这件事,已经跟自己形成了某种形态上的组合了。如果不是这样,自己也无法接受的。例如,看了视频样片之后,「这里我想要这样」我把如果我是观众的感受传达出去了。这样的话我想【SLAM DUNK】电影化还是多少跟自己有关系比较好,这样对作品也更好,我想我的读者们也会更开心吧,基于类似这种想法占了很大一部分。

    —虽说如此,但是希望跟电影作品有点关联的部分,和成为电影的监督,当中的分量是截然不用的吧?

    是的(笑)。这又是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的结果了,作为电影制作我是这个完全的门外汉,由自己的口中说出「我要做监督」,也是跟一直以来参与的别的活动中得到了一些胆量有关。例如「最后的漫画展」的时候,跟这次一样,在会展场里我也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在参与着。因为类似这种的经历有过好多次的缘故,可能这是能够让我能够在往前进一步的理由吧。

    既然要做,比起照搬原作,跟想展开一个全新的视点

    —「井上雄彦的画就像会动一样」本作就是给大众有这种感觉,您是怎么实现的呢?

    我会有一种「我想要这种感觉」的预想,但我却没有能去实现它的经验和知识。我只能说出「这种感觉」提出一种感受,但是经验丰富的制作人员就会展示给我说「是这样的吗」然后进行解释,我在回复「我还想这样试一下」这种。并不是从最初开始就明确「这里会是终点」,然后全员向着那一点前进。而是通过我们这样一来一回的沟通和积累,然后渐渐才有了「终于到达终点」的感觉。

    这次我做监督感受最深的是,电影是要借助很多人的力量去完成的,绝不会100%完全按照我的预想进行。和漫画「只能都自己来完成」完全不同的是,电影是一个人绝对做不出来的。同时我也认为,也许这就是去做电影的意义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减少「这里的感觉不太对」的部分,相反「啊!这样就能变得更好了」的部分去活用它,最后做出了这部电影。

    —真实的篮球表现是本作的一大特长,关于比赛的场面制作中,您觉得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呢?

    说到非常细节的部分,就例如脚的踏地方式,或者是拿到球的瞬间的身体反应,准备投篮的时候,刚刚好的时间点的掌控这些,我自己是凭着身体感受来直接画出这种篮球感的。

    但是制作人员全员并不是都打过篮球的,关于篮球的这种细微差异究竟可以表现出多少其实是一个悬念,但是制作人员大家都实际去学习了篮球,想自己去感受一下,听到这件事我真的觉得大家都好厉害啊。希望他们现在还能喜欢篮球,不要因为这次的工作辛苦到「再也不想看到篮球」就好了(笑)

    —原作当中的内心独白和笑点,都很大胆的删除了呢。

    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感觉到很痛的,原作中很细致的那些笑点无论如何都插不进电影里了。漫画里的笑点,可以用小的方框和文字直接写进去。但是电影的荧幕是尺寸是固定的,在角落里即便是安插了笑点也是注意不到,在大的画面上果然就是不同的,这里的差别非常的大。

    不过也有我自己不够成熟的可能,如果是漫画可以更改方框的分割方式,从中进行操作,但是电影里,这种方式我没有找到。但是比起来一直去纠结这点,倒不如把漫画就是漫画,电影就是电影,去用不同的观看方式给完全切割开,这次就是更着重在关于篮球真实的这个部分了。

    —主人公从樱木换成良田,应该有很多粉丝都很吃惊吧。

    如果只是按照原作来做同样的东西,对我而言实在不太有欲望。如果重新做一次「SLAM DUNK」的话,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入手,良田在漫画连载中也是我想要更多去描述的一个角色。3年生是以大猩猩为中心,三井也有他自己的故事,樱木和流川枫是对手,身为2年生的良田被夹在中间。于是我这次就想讲述良田。

    —在原作中关于角色家庭的故事不太出现,这次却讲了宫城家,而且描述的很深刻。

    当年漫画连载的时候,我是20岁左右,我最擅长的是描述高中生的视角,或者不如说我只知道高中生的视角。在那之后我年纪也长了,视野随之也变宽了,我想要描述的东西也变的更多了。在「SLAM DUNK」之后我也画了「浪客行」「REAL」,也被他们影响到了,我想这是一个自然的变化吧。

    他们是普通的高中生,这是最重要的。

    —关于这次电影声优的选择,最重视的是什么呢?

    是声音的质量。在画漫画的时候,虽然不是每个角色的声音我都能想象的到,但是声线的厚薄,高低,是不是有些沙哑还是很粗壮,有类似这种「质感」的印象,于是就按照这个去寻找合适的人选。

    —录音的时候,是有什么样的指导呢?

    比起动画片的演技,希望他们只是普通的高中生,最重视的就是这个普通的感觉。会先跟声优讲解「这家伙就是这种人」然后在角色说明之后,在表达出「尽量您接近您最真实的声调就可以了」这一点。

    通过录音,我也发现了一件事情。漫画中的角色虽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是根据漫画的文字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就能够察觉到他们讲话声音的大小。跟声优说「麻烦您这里请这样」,当我做出这种具体的要求的时候,那是因为在我心里已经知道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录音完成后请问您的感想是?

    我真的很感动。我是第一次跟声优和现场的制作人员一起工作,突然就来了一个人,然后进去录音间(为了corona对策是单独录音制),背后是我在一直注视着他的演技,结束之后「谢谢—」就走掉了。这种两手空空轻松的感觉,我这样说可能有些失礼,但是只用声音就能决胜负而离去,很像是用一把剑战斗的剑士一样。

    当然不单单是因为轻松上阵的关系,大家都有很认真的思考「到底怎么演出这家伙呢」。因为比起上次收录的时候,这次的表现更上了一个台阶的优秀了,一定是回去认真思考,试过各种各样错误的结果,真的是太感谢大家了。

    —主题曲「The Birthday」和10-FEET选择他们的过程是?

    故事的开篇是由一个音开始,渐渐的音符增加,将一些不安稳的气氛拉长,引入故事,我最初是从这个印象开始。The Birthday我一直都是他们的粉丝,于是我就希望能拜托他们来。

    10-FEET这次,为故事的结局,也是付出了很辛苦的体力劳动。原本就提出了很多音乐样本,但我还是提出「希望能多一些这种感觉」,于是每次都能给我新的东西,他们毫不厌烦的在一些细小的部分改了很多次,是真的非常尊敬了。

    —从监督的角度来看,关于音乐,具体的希望是什么呢?

    基本上跟刚才关于画的部分是一样的,从我这里先提出「想要这种感觉」,然后通过跟大家的沟通,慢慢往后进行。比赛中的SE(效果音)姑且不论,关于音曲中「这个音是对的」这种目标我是看不到的。只是偶尔感觉到「这个有些不对」的时候,就这样把我的感受传达出去,每次听到音乐渐渐变强,都会觉得「音乐的力量真强啊」。

    —制作人员说「总是被监督判断的正确性给吃了一惊」,即便是稍微有点点声音上的不对,监督都能说的出「这里是对的,那里不对」这样的判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形成习惯吧。对于我来说并没有「这个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定型的想法,换言之可能正是「没有先入为主,所以可以得出判断」,在说的过分一些的话就是「我正是因为什么都不懂,只能动员自己的全部感受从1开始思索了」

    也正因如此,很多没用的东西也产生了,这次无论是音乐也好,电影的画面也好都有这种感觉。「这里多用些力,在那里就稍微节声一点了」像这种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我都没有,本来能够节省一些力气的人,还要绕路来配合我,大家真的是很辛苦,即便这么辛苦也忍耐着跟我一起,一边去摸索着最好的方式,真的非常感谢制作人员们。

    所有的经验都形成一条路,与画更好的漫画链接在一起

    —井上监督一直以来,总是在挑战新的事物,本作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请问您的原动力是什么呢?

    那就是漫画吧。如果从外部来看我好像做了很多漫画之外的事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只有一条路。全部都是我直面作为漫画家的身份,所有得到的经验最后都会用在漫画里面。美术馆的展览也好,插画的工作也好,像是这次的电影也好,对于我来说全部都是「漫画是可以做到这些的」,以此为基础。积累了各种的经验,自己渐渐变的强大了,最后全部都和画出更好的漫画链接在一起。

    —最后有什么对「SLAM DUNK」的粉丝说的话吗。

    全新的视点,全新的角度的「SLAM DUNK」做成了。漫画作为漫画,动画片也一如既往的可以看,然而电影请作为「一个全新的生命」的作品。从根源上他们都是相同的,「我了解『SLAM DUNK』,但是这样的『SLAM DUNK』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果能给您带来这样的感受我会觉得很开心的。

    场刊封面

     4 ) 看完灌篮高手,我的青春更遗憾了

    (注:本文有部分剧透,介意的慎点)

    电影散场,后排一个姑娘默默的吐槽了句:啊?没啦?这就没啦?

    是啊,这就没了...

    鱼柱没出来切萝卜,仙道没和流川SOLO,樱木也没对晴子说出那句:

    “非常喜欢!这一次绝不说谎!”

    我能理解电影版选宫城作为主角的原因。

    诚如很多人提到的,在湘北五虎里,宫城一直是最被忽视的那个,流川和樱木的经典双主角,三井的浪子回头,赤木的隐忍坚守...

    在动漫里,井上对其他人的刻画已经足够完备,只有宫城,虽是主角团的一员,却一直稍显尴尬,低调的仿佛“小透明”一般。

    宫城线的确有太多要补,可以理解。

    但问题在于,电影版在补宫城线的同时,偏偏选择了山王战这一节点作为展开背景。

    湘北VS山王,这是SD全篇里的最高潮,也正是经由这一战,湘北五虎完全觉醒,每个人的成长达到顶峰。

    赤木被大和田打懵,选择了相信队友;流川被泽北压制,终于学会了传球;宫城被深津紧盯,用速度捍卫尊严;三井体力耗尽,顶残血三分板命;就连一直以“天才”自称的樱木,也靠着一记悲壮的飞身救球,确定了自己对篮球的心意..

    山王战原本是场太过精彩的群像戏,正常来讲,单拎出任一条线来进行叙述,都会是好看的。

    但电影版还是“翻车”了,因为井上实在太贪了...

    电影版一方面太想补足宫城线,把大幅的篇幅给了宫城,另一方面,又想尽量保留原作中的那些经典画面,不敢大刀阔斧地删改。

    什么都想要,结果,反而是什么都得不到...

    正常的电影逻辑里,观众跟着一个角色一起经历挫折、低谷、自我怀疑,然后故事来到高潮部分,主角以成长后的爆发扭转战局,为观众提供足够的情感释放,以此达成闭环,形成人物弧光。

    但在电影版里,这一循环被无限弱化了。

    从宫城这一角色来说,突破山王防守的那一幕,是其在整个故事中最最重要的高光时刻。但从整个山王战的故事来讲,这个“高光”却又太微弱了。

    它不是湘北的致胜时刻,甚至不能算湘北改变局势的最关键时刻。

    于是矛盾出现了。

    导演在故事开始,花了一半的篇幅,来对宫城进行刻画描写,却又在故事最后,将高潮定格在流川与樱木进球后的“世纪击掌”。

    观众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看着少年宫城一步步成长,然后在最后的两分钟,在两位真正的主角闪耀表演之下恍然回首,哦,原来,主角不是那个少年啊。

    这种叙述方式,近乎残忍。

    而问题还不止于此。

    一般而言,在关键时刻插入部分记忆闪回,能有效帮助观众理解角色在这一刻的所思所想,是有利的。但频繁的闪回,只能干扰观众的沉浸感。

    对于本片,导演在比赛中反复插入宫城的回忆,不仅打乱了整场比赛的紧张感,也使得观众对于除宫城以外的其他角色,无法深入感悟。

    樱木跳上桌子,高喊打倒山王那一幕,本来应该是很热血的一幕,但我所在的场次里,大家却都在笑。

    “对我来说,最光荣的时刻就是现在!”

    这大概是除了“教练我想打篮球”之外整个SD里最燃的一句台词。

    但在电影版里,喊了吗?喊了。燃了吗?好像又没燃。

    更遑论最后的“世纪击掌”…

    的确,当那些熟悉的画面再现的时候,我还是会有那么一些触动。

    但比起预期而言,这份触动,显得太轻飘飘了...

    SD的确是一部神作,它所描述的热血、青春,给曾经的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动。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要求观众抛开情怀的去看,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看完全片,留给观众回味的仍然只有情怀,亦或是最初那些感动的残留倒影。

    那我觉得,这样的一部作品,多少是有问题的。

     5 ) 我和灌篮高手

    二刷之后的深度评析://movie.douban.com/review/15127424/

    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看完原作漫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篮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小小的,小到有的人可以单手抓住,但同时它也大大的,大到可以涵盖球场上的一切,队友间的友情,队员与教练的信任之情,与家人的亲情,还有和观众之间通过球场连接到一起的共振,为之呐喊为之振奋,队员再通过这股力量继续保持着对于比赛的激情与亢奋。篮球,大概就是四十八分钟内的拼尽全力。

    这部剧场版的山王之战是整部漫画我最喜欢的、最为之动容的、最为之颤抖的一个篇章,它作为整部漫画的最后一个篇章,在极速登上山顶之后又迅速收尾,以失败的结局结束了整部漫画,有人讲青春就是充满遗憾的,但井上的遗憾不单单是代表着一种不甘,更多的是拼尽全力之后的满足,踏上一直期待的全国大赛的地板,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或许为了山王之战樱木落下了背伤还没有康复,赤木称霸全国大赛并且保送进篮球名校的的梦想也破灭,木暮作为球队重要的基石在最后一年给充满冲劲的年轻人让路,但这样的结局也是最好的结局了,它虽然匆匆收尾让人遗憾,但它同样代表着把故事舞台交给观众来书写,流川成为日本第一高中生了吗,樱木的背伤恢复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切的经过都会在这部剧场版中完成青春中记忆的最后一块拼图。

    看完结尾之后很难评价,但结尾之前一整段还是哭得很惨。为了保证宫城为第一视角来叙述回忆,原创了很多内容,比如关于宫城的原生家庭亲情线。而在我个人不喜欢的结尾更是直接与漫画结尾相反,让宫城在美国与泽北相遇,而且删去了原来的字幕“湘北由于在山王站之中耗尽一切,在与爱和的下一轮比赛中遗憾出局”,这样的处理不能说不好,只能说确实挺任性的吧,毕竟在剧场版的角度来说,更为丰富且完整了宫城的形象,也算是做了一个收尾。

    而且在回忆之中观众得知了这个169cm的小个子控卫在无比强调身体的篮球运动中的生存之道,但大量原创篮球场之外剧情的同时必然会损失很多关于篮球场之内的细节,山王队在前期给的球场压迫力一直都存在缺位的情况,只能说井上雄彦作为一个非常有自己个性的漫画家的初监督在这部剧场版里任性十足,三渲二的画风也保证了他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漫画家得天独厚的分镜天赋,升格、加速、快速剪辑和各种球场内的大幅镜头变换给球场空间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空间感,最后长达半分钟的静音仿佛听得到自己的心跳砰砰声,做到了很好的与球场内的连接与共振。

    另外一个不满的地方可能就是山王篇章里我最喜欢的两句台词之一的上图这段被删了吧,作为一个和第一话非常好的call back,真的看到这一句要哭出来,那个只为喜欢的女生而打篮球的樱木,也在这四个月的篮球之旅中得到了属于自己一生的瑰宝。

    说了这么多,所以虽然有遗憾,但是我们都曾努力燃烧过,已经在球场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不曾后退,因为我们是湘北,是樱木花道、是流川枫、是赤木刚宪、是三井寿、是宫城良田,湘北的夏天虽然在山王之战后结束了,但球场上会永远记得那个热血澎湃的球队。

    用一句电影里的台词来收尾的话,“老爹,你最辉煌的时候是哪一刻,代表日本出战吗,而我就是现在了”

     6 ) “青春是一种素质而非一个过程”

    刚看完了《灌篮高手》。我自己的感觉是:9.0的评分肯定是加了童年滤镜和情怀的虚高分,个人评价在四星左右,成长线和比赛线的融合上不是很细腻,五位球员如何克服自己心魔的过程,也拉的比较快比较僵硬。但整体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看的过程中就想:“这种拍法估计很多人会受不了,他们只想看童年回忆,但这几乎是一部全新的片子”。果然,一看豆瓣评论区,确实很多这种。随便摘了几个贴:

    《我的青春是灌篮高手,是樱木花道,不是井上雄彦》——大意是删了太多喜欢的配角和剧情了,不能忍。以前看漫画时好喜欢诸多选手的群像,现在群像少了90%,伤心。主角居然不是樱木,伤心。

    《青春是我们自己的,不需要井上成全》——大意是期待喂了狗,没听到当年“一到六点整个筒子楼里都是的《好想大声说爱你》”。

    《电影为了宫城的疼痛文学牺牲的是什么》——大意是原本漫画有五位主角非常细腻的内心活动,现在聚焦宫城一人,对大家好不公平,好伤心,“我知道漫画那段原汁原味的山王战剧情再不会被搬上荧幕了。”

    blablablabla。

    基本都无法接受把宫城选做主角,并用减少其他人的戏份为代价,增加了整整占电影一半的宫城个人成长线。

    怎么说呢,看你怎么理解这部电影了。

    这部电影不是《灌篮高手93漫画版的电影版》,而是一部体育动漫。同时,也是井上雄彦给30年前自己的作品画的一部同人作品,这里面注入了他完结《灌篮高手》后20多年来的其他体会。

    就分头说说这里面差距多大吧。

    先说日漫和体育电影的差距。

    首先,要先承认日漫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载体:人工绘制,独特的小开本,小格小格的静态展现方式,导致漫画中镜头极多,且大都是近景——如果我们把漫画每一格看做一个镜头的话。

    随手拿起一本漫画,你会发现它很难表现长镜头(像《银魂》那样开挂一个镜头用一集的不能算),也很难持续有远景镜头。而画大场景,对漫画家来说乃是人间最大噩梦(所以富坚义博才拿草稿充数)。

    大量镜头对准了人的脸(至少是腰以上),或是部分细节(比如手里拿出的一个道具)。

    随手找了决赛的一页漫画,大家可以感受下。

    这五格里分别有六个镜头,几乎都是近景中景,三个是脸部特写。

    因为是体育漫画,还需要有一两格大致看到全身动作,这已经算某种特殊。很多其他主题的漫画里,完全可以好多页,近百格都不露全身。

    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长短板。日漫这种载体,表达人的情感时有独特优势(可以怼脸画表情),但表达体育比赛时则很容易力不从心:调用大远景的画面很难画,而追踪多个球员的连贯动作和配合时,挑战也很大。

    但大远景,多人配合,连贯动作追踪,却又是体育电影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

    20多岁的井上雄彦当年也是在摸索如何在小格子里展现一场激烈的比赛。其处理方式不是没争议的,“一个球传了三五集”“里还有两集半是主角在回忆”,这在当年就是槽点。

    其实很容易想明白:漫画用静态画面去追踪复杂动线,就是很困难。而相对于展现球场这个大空间上每秒都在变化的复杂场面,小格子镜头对准主角的脸,展示他在回忆中的情感,总是更容易些。

    更别说日漫为了调动气氛,还常有“台词巨多”,“免不了要加些搞笑环节”之类的招数。

    在传一个球的电光石火之间,两个对手真能说十来句话吗?在全国大赛的现场,鱼住真的可以在场边扮大厨削萝卜挖苦赤木吗?

    这些对一部真正的体育电影都是灭顶之灾。

    所以20年后,井上做的选择是,他要拍一部真正的体育电影,而不是一部体育动漫的剧场版。

    就体育电影来说,其实拍得相当不错,整个比赛过程流畅,好懂,起伏到位。

    当然,作为聚焦在比赛上的代价,删掉了很多原本漫画中大家称为童年回忆的东西,感官上很陌生。

    比如决赛就删掉了其他曾和湘北交手的队伍来观战的情节。事实上,因为这是最后一战,让他们来观战,其实就是让这些精彩纷呈的配角们,最后也来露一次面,唤起大家的记忆——年轻时的井上并不是不熟悉回忆杀该怎么用,还用得很熟练啊!

    但在20多年后的电影版里,他不再使用这样的招数。这些人都被删除了,对电影来说,他们属于过于芜杂的无关的人,只会引起情节上的混乱。

    同样被删掉的,还有曾经耳熟能详的那些搞笑场面(以樱木的出丑最为常见)。电影中只保留了一个二次运球违规桥段。

    “做出(删除这些笑点的)这个决定也是感觉到很痛的,原作中很细致的那些笑点无论如何都插不进电影里了。漫画里的笑点,可以用小的方框和文字直接写进去。但是电影的荧幕是尺寸是固定的,在角落里即便是安插了笑点也是注意不到,在大的画面上果然就是不同的,这里的差别非常的大。”

    在采访中,井上这些解释这些割舍。

    他也重点谈到谈了非常多漫画和电影的巨大不同,毕竟他现在是在做一部运动电影的监督,而不是画一部少年体育漫画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这篇://movie.douban.com/review/14800136/

    这种大刀阔斧的修改,可能不符合很多人的预期,也许他们想看的还是那些熟悉的剧情,只是以更精良的办法做出来——就像迪士尼这些年再把以前经典的2D动画全部做成CG的,就是这种思路。

    然后在这种熟悉的记忆被唤起中,达到了青春情怀的一次升华,然后看完后热泪盈眶啥的。

    王小波说美国观众看电影就俩需求:“让我哭吧”“让我笑吧”,以前不明白第一个需求有啥必要。日常中可以让我哭的东西就已经那么多,为啥还得花钱去看一个。

    但后来发现,所谓的情怀片,其诉求就是“让我哭吧”,需求量还巨大。

    就,也行吧,虽然我还是不理解。

    然后再说说井上雄彦和他给自己画的这部同人作品。

    这部里宫城被加了一个糟心的家庭背景,和痛苦的童年。而原著里的宫城,性格自大,单纯,恋爱脑,这怎么都不是一个童年悲惨的人能有的性格。

    死去的哥哥,单亲家庭之类的背景,是连载结束后井上画的番外《耳环》里加上的。某种意义上说,今天这部电影,就是《耳环》的延长版。

    《灌篮高手》结束后几年井上开始画《浪客行》。这是另一部讲少年成长为男人的漫画,但主题要沉郁凝重得多,属于成人漫画范畴了。

    《浪客行》里的少年成长,不仅仅像《灌篮高手》里那样,需要朋友,恋爱,汗水,和对手,还需要死亡,鲜血,背叛,性爱,绝望,和禅。

    井上在这部里也更关注各个配角的内心。漫画虽然改编自小说,但最重要的配角佐佐木小次郎,则完全由井上自己创造了新人设——这是个有赤子之心的聋哑人,是个石破天惊的设定——trust me,绝对比这部电影里给宫城的石破天惊多了。

    对于成长这件事,井上也展现了新的体会。到最后,宫本武藏并不是一个为了展现日本历史上的最出名的对决,而被作者倒推出来的剑士,相反,那场对决只是武藏这个人漫长的成长史中的一段。

    这些习惯和感悟都被加在了这部20多年后的《灌篮高手》里。他选择了以前不被重视的宫城作为主角,并赋予了其丰富的内心和过去。

    单独看这部电影的话,宫城并不是为了展现一场精彩对决而创造出来的后卫,而是那场比赛,是宫城这个人漫长的成长史中的一话而已。

    其实我觉得这部里给泽北荣治的设定是最有趣的。

    作为日本第一的高中生,泽北知道自己已经到达了顶峰,虽然态度上完全谈不上傲慢,甚至还在很谨慎严格的继续锻炼,但对神许愿都没啥可求的了,最后只求神给他一些聊胜于无的buff:“给我些必要的经验吧”。

    最后神给了他一场他从未体验过的失败,作为必要经验。想明白后,他哭了起来。

    但这失败最终把他带到了更远的远方。

    这段让人无法不想起《浪客行》里武藏通过爬山开悟那段。这是《灌篮高手》时期不会有,而要在画了十多年《浪客行》后才有的禅意。虽然一笔带过,但我非常喜欢。

    前面说了,电影本身有些不足,但仅就这部片子体现出来的井上这20多年的成长来说,我倒是十分钦佩和感动的。

    持续改变,不炒冷饭。他甚至连那些别人可能一听就泪目就燃的旧音乐都没有用。

    而且这次的新音乐也很好啦!!!!

    杨德昌说“青春是一个素质,而非一个过程”。这素质就是盯着心中那颗北极星,勇敢向前,永不停歇,即使过程中也会有闪失,会崴到脚,但就是戒不掉一直要往前走的那个执念。

    所以这点上来说,井上身体力行地在这部电影的制作里展示了什么叫青春。这既是对20年前的自己告别,也是再握手。

    我当然更喜欢这种解决方案。

    所以我要暴言啦!!!那些只想对着曾经的过往哭一场的人,以你们的心智,暂时还不配享受这种美妙的醍醐味。

     7 ) 其实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赶夜场去看了场《灌篮高手》,享受一场畅快淋漓的篮球赛,整个人被点燃的快乐。据说「The First Slam Dunk」是《灌篮高手》首部大电影,也是最后一部。本来只想体验一把爷青回的热血,却在回来的夜风中思绪翻涌,想了好多好多。巧的是,刚走出影院,就收到手机推送的消息,星舰发射失败,这两件事竟然神奇的在这一刻交汇到一起,让我脑中浮现出一句“意志之美”。是的,无论是这部电影,还是这则新闻,人类都在歌颂意志的力量,我们的意志是这个宇宙间最美的东西,还有我们为之驱动所做的一切努力。星舰,正是人类向着宇宙发出的一次意志的伸展,就像一个婴儿第一次发出自己的意志,说出第一个“不”,他推开妈妈的手,走出自己的第一步,就算摔倒也是成功。就像星舰,它仍然牵动所有人类的心,它变成烟花绽放在夜空里,它是我们共同发出的却未曾达成的意志,而这也是《灌篮高手》的魅力所在。

    日本这个国度真是神奇,他们能写出最丧最黑的东西,也能做出最热血最单纯的东西,也许这两者本就同为一吧,正是因为对热血和单纯的渴望总被现实一次次击碎,所以才明白最深的黑暗和悲凉。总要爬到最高的地方,看过最令人神魂颠倒的风光,然后跌落下来,才会砸成最破碎的灰烬。

    而《灌篮高手》成为日本热血漫画中的经典,选择了篮球成为寄托热血的最佳载体。读书人总是容易轻看体育,认为体育生有肌肉没大脑,其实运动从来不是肤浅的东西。就说篮球吧,它其实是动中有静的运动,在不停的冲撞,奔跑和跳跃中,还需要有极强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才能敏锐的抓到一个瞬间的机会,把球投中远处高处的小小靶心。人在动,心却要静,这是极致对抗的练习,个中高手要做到对身体和大脑的完美把控。同时,还需要和队友打好配合,体力与判断力,信任与默契,速度与敏锐,力量与决心,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很难打出一场漂亮的比赛。

    因此欧美教育中非常看重体育,相比于纸面考试,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考验人的综合素质。我们之所以爱看篮球,或着迷于任何竞技比赛,归根到底是迷恋其意志的极尽伸展。在球场上,人们针锋相对,碰撞与推搡,追逐与拦截,抢夺与挑衅,每个人都在充分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一切目的就是战胜所有竞争者脱颖而出,拼尽全力去为自己赢得想要的东西。

    精神动力学认为,人的动力或者说生命力有三种:自恋,性,攻击性。其中任何一种只要畅快流动就会带来巅峰体验,健康的自恋带来竞争,而健康的攻击性带来意志的伸展,但现实中很多人的攻击性都不被允许,因为它带有破坏性,意志彼此之间是有冲突的,因此强者总是压抑弱者的意志,比如父母或老师会压抑孩子的意志,领导压抑下属的意志,而男性也容易压抑女性的意志。而强者也往往会过于伸展自己的意志甚至发展为恶性自恋,从而形成强者愈强,而弱者死亡的局面。

    我一直思考这个现象,那就是在现实中,为何总是男性痴迷于球类竞技的更多,有人说,这是天性,因为男性天生具有进攻性,有猎人本能,但我认为这更是文化性,因为文化始终在鼓励男性竞争,去伸展和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女性往往被教导要成为辅助者,去帮助男性实现他们的意志,女人要牺牲,要顺从,要为男人照顾好家庭,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因为他们要去拼搏,要去竞争,要去碰撞,去广阔的世界里猎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去充分伸展自己的意志,并完成自己。

    前阵子和两个女生聊天,其中一个正在经历分手,她的男友可以称之为五毒俱全,把各种所谓“男人的错”全部踩过一遍,但她却还是和这人在一起很多年,她说当年这个男人一路跟着她回家,苦缠她做自己的女友,而她这些年其实一直想分开。我真为她的被动感到吃惊,她明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漂亮,单纯,却如此低自尊,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社会文化教导女性要被动,要等男人来追求,很多女孩都是被动的,追求者中谁追的最狠就和谁在一起,就以为是爱情。

    看起来,被追的女性是高位,其实追求者才是真正的高位,因为追求者伸展了他的意志,他想的是我要什么,于是全力以赴的争夺他想要的东西,而被追求者只是猎物,所以女性常常迷惑,充满不安的询问男人,你爱我吗?因为这段关系本身就仅仅建立在对方的爱之上,当对方不爱了,我就不再珍贵了,因为我从来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爱的是什么,我从来没有伸展过自己的意志,去坚定的挑选和追求我要的东西,我不关心我爱谁,却整天诚惶诚恐的担心别人不再爱我。

    而敢于伸展自己意志的女性通常像个坏女人,武则天,又或是斯佳丽,她们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从不为自己的欲望感到羞耻,于是社会文化会替她们感到羞耻,因为她们多少破坏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因此,我们总看到男性热爱体育赛事,常常痴迷其中,看的热血沸腾,而女性则更着迷于研究爱情,研究食物和家居,很多女性会把家里是否干净,厨艺是否高超作为自己骄傲的成就,而男性往往对这些事漠不关心,这真的只是生物性差异带来的区别吗?如果文化不对两性冠以不同的期待,我想一定也会有更多女性更敢于伸展自己的意志,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会着迷于去成为猎手,去竞技场上抢夺与碰撞,去感受自己的力量和强大。

    女性,或者说一切弱者,若不早点意识到这件事,就很可能成为空心人。前几年经常看到报道,当代大学生就像得了空心症,从小努力学习最终考上名校,却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感到极其迷茫,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不如死去。这其实正是因为,好好学习,考入名校从来不是这些孩子自己从内心生发出的意志,只是社会和父母告诉他们这是成功,有一天的确“成功”了,却发现内在的生命力已经泯灭了,没有动力,没有意志,没有想要的东西,所谓的成功都如此苍白和无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成为自己。其实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除此之外,都叫失败。

    被动者只是工具,而不是人。所以如今强AI尽管博古通今拥有超群的分析力,但它却没有意志,起码现在还没有,它到现在还只服务于人类的意志,只是工具,人类最恐惧的就是AI拥有意志,因为当一个比我们更强大的存在开始伸展它的意志之时,很有可能就是弱者的意志幻灭之时。

    但意志的成熟和强大,它并非突然就能有的,它也需要孵化和成长,它就像蛋壳中柔软的蛋液,被包裹在两层壳中,一层是母爱的软壳,一层是父爱的硬壳,要足够时间,温暖,等待,最终才能强壮到破壳而出。这部电影的核心人物,无疑是宫城,他失去了父亲又失去了哥哥,如同失去所有硬壳,因此他的孵化更为艰难,他就像只有软壳包裹着的一枚鸡蛋,也依然孵化出了自己,生命就是如此神奇而强壮的东西,只要给它一点机会,它就会努力找到自己的方向。

    球队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孵化着自我的诞生。流川枫从一个绝不传球单打独斗的人,学会了把球传给队友,这正是从封闭走向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这并非示弱,相反这说明他变的更加强大。而樱木花道之所以一直赢得最多人气,正因为他的自我是孵化最快的,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在成长,他那一头红发就像小太阳燃烧着倔强的意志之火,哪怕重伤也不肯下战场;而三井的蜕变是从迷失到回归,叛逆其实也是意志的展现,只是他未曾确定自己的方向;而赤木是球队的核心人物,他身上的攻击性已近成熟,释放出稳定而坚定的力量。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教练安西,他是孵化这群孩子的绝佳容器,一个好的容器就应该是他这样的,当你做好时,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可以被冒犯,也可以被颠覆,提供指引与保护,让你能够倾注焦虑从而变的平和,让你勇敢试错直至一飞冲天。若没有这样的容器,幼小的孩子极可能孵化失败而夭折,而这个容器小到可以是一个身边人,大到是整个社会文化,若实在没有这样的容器,也可以在心里给自己建造一个,给自己找一个理想中的父母,内化在心里,重新孵化自己直至自我重新诞生。

     8 ) 那些《灌篮高手》电影遗憾舍弃的原作细节——井上雄彦如何做这道选择题?

    先说个人结论:这部电影堪称对原作画面和分镜的高度还原,绝对值得五星。但仍有两点小遗憾,一是部分剧情限于篇幅和叙事结构等原因不得不简化处理;二是一些细节和铺垫的缺失,或许会让没看过原作的观众无法完全get到电影想表达的全部内容。

    为了这一幕,你等了多少年?

    就画面和分镜而言,运动番里,我觉得几乎没人能达到井上雄彦巅峰期在SD漫画里展现的功力,即便是井上自己也不能。因此只要把原作的画面和分镜忠实地搬到电影,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半。再辅之以球鞋、皮球与木地板摩擦碰撞的音效,辅之以随动画技术进步而日益细腻的连贯性动作,起码就我而言,已经回应我对比赛部分的期待了,这也是我认为这部SD电影成功的地方。

    这里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还原原作”,绝不是把所有漫画照搬过来,至少时间上就不允许。山王一战是原作浓墨重彩刻画的一场比赛,我看电影时旁边一位观众说:“两小时就看了一场比赛,这也太能拖了。”但我得说,我的感觉恰恰相反,即便是去掉原创的宫城家庭故事线,以那些原作没被拍出来的内容而论,这部电影拍到三小时都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原作过于精彩紧凑,反而这个“减法”是很难做的。

    于是,有得就有失,为了控制好故事主体节奏和总时长,一些很有趣的细节就无奈地被放弃了。这里简单分享几处:

    一、 河田美纪男和樱木花道的对决

    这部分很可惜。原作上半场中,流川和泽北是有下场休息的,那之后有大篇幅是讲河田雅史的弟弟美纪男同学的活跃。这位全SD第一身高(210cm)和第一吨位(130kg)的高一学生,与樱木花道展开了有趣的对决故事。

    河田美纪男(右二)

    这里暂不详述这段故事的具体内容,只说这段略去后的一个小影响,就是这位小河田在下半场有不短的时间替换野边将广留在场上。以至于没看过原作的人,可能会疑惑“咦,山王那个看起来一点肌肉没有的高高的白胖子是哪位呀?”

    二、 三井寿的故事线

    我是和我老婆一起去电影院的,她是典型的“初见”,是只知道樱木花道和流川枫是谁的程度。她看的过程中有一个疑问:“诶,那个原本和宫城打一对一的短发阳光帅哥,怎么后面突然变成长发小混混啦?后来又是怎么回去打篮球了?他为啥要躲着安西教练和他夫人?”(这里吐槽一下,按原作和TV动画来说,三井以前不长那样啊哈哈哈。他在宫城回忆里登场时,那远投、那身高再加上白T恤,我还以为是海南队的阿神咧!)

    其实山王一战对三井寿意义重大。一方面,他一直囿于自己两年空白期,是这场比赛让三井相信如今的自己已经更胜于国中MVP时期;另一方面,他和赤木、木暮的羁绊,那个从高一练习赛就和赤木争执不下的挡拆战术,终于在高三时打了出来。赤木与三井那个撞拳,是两个人物塑造的高光时刻。

    但仔细想想,对于完全不知道三井是谁的观众,仅看电影可能确实会有不少疑问。井上应该是进行过权衡,评估了一下老观众的比例和三井故事线交代完整所要耗费的时间,决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和略写,最终决定把三井的故事放在宫城的一些记忆闪回里来呈现,让叙事视角显得不那么“跳”。但对新观众来说,可能就多少有些遗憾了。

    三、 泽北荣治其人

    恐怕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会对这个下半场还剩7:08-4:59的两分钟时间里,一个人5投5中爆砍11分2盖帽2抢断的泽北印象深刻。

    原作中,以泽北那个堪称“SD第一球”的全场守转攻一打五开始的这波进攻高潮,堪称压迫力十足,直接把湘北好不容易追到个位数的分差再次拉开到19分,简直绝望。

    河田雅史和泽北荣治这对组合,直接把山王一战的读者紧张感拉满——要知道,赤木刚宪和流川枫在此前的比赛中,加起来场均能砍下55.3分。读者此前根本想象不到这俩人的进攻火力会同时被完全压制,由此对山王的可怕程度就有了直观的认识。

    实在太喜欢泽北这球了,忍不住把全过程都放上来,顺便感受下井上的分镜功力

    不过回到电影来说,由于电影前期没有花费太多篇幅对这位“日本第一高中生”进行铺垫渲染,以至于新观众可能在泽北爆发前并不知道他的单打实力原来这么强,甚至不知道他的实力才是山王阵中第一。

    其实原作对泽北的实力有着非常丰富的铺垫。比如赛前湘北围观泽北录像片段的反应、丰玉的南烈亲口对流川说“那家伙是日本高中第一人”,等等。而且多说一句,泽北的人生故事也相当有趣,他的那位篮球狂父亲、他高中之前略显苦闷孤独的篮球生涯,以及为什么泽北会形成这样一种侧重1v1单挑的比赛风格……可以说原作短短篇幅中,泽北的人物形象是极其完整的。

    此外,这段故事被简化,也同样意味着那个曾经和泽北交手的男人——仙道彰的戏份也随之遗憾地无法呈现了。

    (话说泽北最后这个准绝杀,我觉得井上很大可能是致敬了乔丹的“the shot”。要是没有樱木后来的绝杀,全场比赛以这球结束战斗,那泽北简直是太帅了。)

    四、 那些山王战中的“吃瓜”观众

    原作有个蛮有意思的点,就是山王战汇集了各路SD强队和众多“老熟人”,他们的围观和实时吐槽属实是一大乐子。

    比如开场第一球,全场reaction很有趣

    比如海南队的围观,比如爱和学院、大荣学园、森重宽师徒、相田弥生、鱼住纯的观战,其中鱼住甚至还有关键戏份。可惜两小时的电影是容纳不下这些人的台词和戏份了,真是一大憾事。

    说到这里再多说一句,我讲了原作很多细节并认为放弃它们实属可惜,但这倒并不意味着我认同“如果不讲宫城故事线,省下的时间放进这些原作剧情就好了”这样的观点。

    因为我能理解一部连载结束几十年后的新电影,除了“复刻”原作的部分外,确实是有挖掘新故事、新情感的必要性的。事实上,我很喜欢宫城的那条故事线,也觉得宫城的人物弧光能借着电影变得如此丰满,实在太好了。

    个人认为,这个话题不该是一个“对错判断题”,而是影视改编过程中必然存在取舍的一道“选择题”。

    井上做了这道选择题,我认可他的答案。

    最后,再聊几个跟篮球相关的有趣细节。

    一、 堂本五郎最后的“取消暂停”

    这里我想如果是完全不熟悉篮球规则的朋友,有可能对最后时刻几个连续画面想表达的意图存在一些疑惑。要明确的是,按当时日本篮球的规则,高中比赛一场能叫两次暂停,另外出现“死球”才可换人。

    比赛最后时刻,山王教练堂本五郎本想叫暂停布置最后的战术,但看到湘北这边木暮公延已经准备替补上场。堂本看了一眼场内,判断樱木花道已经越过极限了,如果不叫最后这个暂停,就能够让湘北没办法换人,让己方形成事实上的五打四——当然,最后的结局,我们大家都知道了。

    堂本的抉择,如果电影也加入大段旁白显然会很拖沓

    二、 为什么湘北突然落后了24分?

    下半场,山王在9分15秒内打了湘北一波26-0,直接领先湘北24分。电影里对山王这个“全场紧逼防守”战术没做太多台词上的讲解,仿佛湘北突然就断电似的传不过去球了。

    其实原作对这套战术有着战术板层面的详细介绍,并且直言山王这套训练有素的“看家法宝”对高中生篮球队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在旁观者海南队众人眼中,这是一个“如今就算教练当场教他们怎么破解山王这套看家本领,也几乎是徒劳”式的困境。

    这里就要夸奖宫城一句了,他虽然下半场开始猝不及防连续失误,但后面确实是靠自己的运球配合队友接应,成功突破了泽北和深津令人窒息的双人防守,属实立了一功(这发生在樱木重新登场之前)。至于后面大河田的连续封盖,让湘北继续吃瘪,那就不是紧逼防守的效果了。

    宫城突破双人防守

    这里同时也能回答为何山王不继续使用这个战术了:1、全场紧逼是个非常消耗体力的战术,山王能打出这波高潮,已经算是大成功了。2、山王的战术反应极其迅速,宫城破解了这一次,山王立刻就调整战术。反正落到阵地战攻防中,禁区有大河田镇守,在山王视角看来也是丝毫不慌的。

    三、 三井为什么突然“开挂”般地连续进三分了?

    这场比赛,三井无疑是湘北的重要功臣,全场三分球9投8中,还打了全SD唯一一个“打四分”。但三井下半场的三分雨其实并不能说是“开挂”。诚然,他具有迎面强投的能力,但这一段里井上明确交代:赤木的挡拆是三井能爆发的头号功臣。

    这里多说一句,我看到友邻的评论说,这部电影在战术层面没有挡拆和换防,这点我不太认同。其实是有的,赤木和三井这几个球就交代得很清楚。如下图。

    而且更认真地来分析的话,笼统地称“挡拆”,这本身就不太严谨。具体案例来看的话,本来就有持球和无球之分(比如赤木和三井这几个回合,典型的无球外拆)。“挡拆”中的“挡”就是掩护,而“拆”则可内可外,内拆又可选择顺下或中投等多个选择。

    挡拆战术是很多变的,并不是只有下图中陵南队的仙道和越野这一球,即如此典型的一个勒布朗詹姆斯式的“点名”才叫挡拆。

    仙道和越野的挡拆

    (这球宫城换防过来,被迫防守身高一米九的仙道。这次挡拆形成了单打,仙道造成宫城第四次犯规并打成“2+1”)

    (PS:只是说是“詹姆斯式”,方便称呼,SD的创作年代当然早于詹姆斯哈)

    另外换防也是有的,山王战就有。就在三井连续的三分球后,大河田选择果断换防,然后宫城选择直传篮下,赤木内线开花,虐了篮下的松本一球。

    大河田甚至主动喊了换防

    赤木接球暴扣,松本又成背景板了

    (这里再次夸奖一下宫城阅读防守的功力,看这个no look pass,这小眼神,多逼真哈哈。)

    宫城的“no look pass”

    当然啦,在野球场上,挡拆完如果顺下一般还能给球过来,但如果像三井这样往外线空位等着,大概率是要不到球的。野球场的三分球嘛,反正爱投投,不拦着。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四、 樱木花道的抢篮板

    虽说本作主角是宫城,但樱木的“篮板王”能力确实是充分展现出来了。无论是一抢二的连续起跳,还是在野边将广头上生抢的那球,都充分展现出樱木的恐怖弹速和高度。

    特别喜欢这组分镜

    另外,大河田那个对付樱木篮板的法子,我小时候第一次看他这个“总之前提是不跟他比跳高,让球落下再接球”,觉得很高明。但后来仔细一想,这其实也并非完美无缺,最多就是实现“兑子”效果,如果旁边有别的敌方队员,比如赤木这样的篮板好手,大河田也就鞭长莫及了。因此虽然让大河田抢了一个,但樱木的前场篮板能力总归还是杀伤力极大就是了。

    最后,一个有趣的原创彩蛋:

    在电影里宫城的回忆中,夜跑的他遇到彩子。彩子对他说:“你是神奈川第一后卫”,然后转念一想觉得不太对,自言自语道:“不对,第一好像不是你,第二也……”

    我这里真是笑出声哈哈哈。送上两个莫名躺枪的神奈川名宿的懵逼脸。

    对了,一个小遗憾,这部电影省略了樱木那句经典的:“非常喜欢,今次绝不是说谎!”

    那就让我们广大SD迷把这句话补上吧——对《灌篮高手》,非常喜欢,绝不说谎。

    (完)

     短评

    虽然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还是被一点点带出了回忆,好一阵感动。尤其开场那个OP,从草图到漫画到动画,就是一点点成真的感觉,太帅了!其实各方面各角色基本都照顾到了,有热血,有感动,也有很搞笑的地方。而且,能看出井上雄彦相比当初也更成长,想得事情也更多了。最终,这不光是找回忆,这是灌篮高手电影版!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在影院里泪水完全止不住

    11分钟前
    • 無幻
    • 力荐

    2022年,在神奈川的电影院看灌篮高手。看电影途中流的眼泪大概有一半是,“啊,我终于走到了这里”,的感觉。

    15分钟前
    • Lain
    • 力荐

    这画风也太塑料磨皮了,把井上雄彦厉害的排线全都省了,糙汉子体育生秒变美肤小鲜肉,球员就像业余时间都在做医美一样,难怪宫崎骏要坚持手绘风,还有,晴子的原画是伊藤润二吗

    20分钟前
    • morimori
    • 较差

    原来在你们的世界里才过了4个月

    24分钟前
    • Natsu
    • 力荐

    不是“剧场版”,而是“电影”!

    26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灌篮高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安西教练说的“现在放弃的话,比赛就提前结束了”,一句是井上雄彦在画完《十日后》说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这两句话陪我走过了很多年,一句在迷茫时用来加油打气,一句在失败的时候安慰自己。 30年过去了,故事里的少年仍是少年,而我已经成为了他们眼里的欧巴桑。Time waits for no one...

    29分钟前
    • 🧝🏻‍♀️
    • 力荐

    井上雄彦真的要感谢情怀粉,整这种高燃比赛穿插苦情回忆的手法。。我真的不理解,看得人不上不下的,回忆方面的话煽情吧又没煽到心底里,还不如主要煽情刻苦训练方面,次要煽情家庭惨剧。比赛是真的贼精彩!有一些进球的表现力比名场面击掌要好一百倍,还有就是把流川枫要去美国的戏份改成宫城去美国,井上你真的不觉得离谱吗?165日本选手去美国打职业赛??

    33分钟前
    • 70
    • 推荐

    十几岁模糊的脸 九十年代的夏风 什么也不会带走

    34分钟前
    • acecombat
    • 力荐

    流川枫,全片唯一一个拥有下睫毛的男人。

    38分钟前
    • Ocean
    • 推荐

    人是活几个瞬间的

    39分钟前
    • 直胖
    • 推荐

    人在神奈川,影厅几乎满座,今年少说看了几十部院线电影了,这一部是体验最好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湘北vs山王这样一场知道结局的比赛能展现的这么好,宫城完完全全的主角,整个片子的节奏感,脚本,人物运动的张力,音乐都是顶级的。画风完全还原了井上后期的写实感。宫城良田和哥哥的剧情,和三井的恩怨,樱木最后绝杀之后和流川枫的击掌,包括“我最光辉的时刻,就是现在”的名场面,眼睛的水龙头就没拧上过。但是前后左右全在擦眼泪擤鼻涕,我也放开了。最高!

    44分钟前
    • 願市語
    • 力荐

    看到开篇流畅的画面,我都想好给10分了,但是真的剪的太碎了。我很喜欢宫城良田,我也不反感说良田做主角,看之前甚至很看好良田的视角,因为良田确实是队里最像普通人的,而且没有太多说过良田的背景。但是,故事开始之后,真的不行,良田的这个故事,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需要更多的笔墨,现在不咸不淡,很不舒服,而且这样的穿插,导致比赛很不流畅,我更多的共情是来自比赛的,每当我就要情感上来,热泪盈眶的时候,回忆来了,我情绪也断了。而且,以樱木为主角,所以才会有结尾时的热泪盈眶,现在换了主角,就,,,,情感真的上不来。单把良田的背景故事拿出来,或者单把和山王的最后一战拿出来,都是很精彩流畅的故事,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不那么可以了。

    45分钟前
    • be better……
    • 推荐

    前后排的中年男人跟我一起爆哭!这是最好的湘北呀!

    46分钟前
    • Fei
    • 力荐

    好!想!大!声!说!爱!你!!!

    51分钟前
    • Hymoive
    • 力荐

    最后十几秒,电影院全场寂静无声,没有音乐,没有台词,只有画面快速闪回,直到最后一个球落网,两位大冤家史无前例击掌,音乐响起……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

    55分钟前
    • 驴打滚
    • 推荐

    山王战,以宫城为主线交代身世背景,很凄惨。3转2真的特别别扭,虽然给了比赛大全景,说是参考真人打球,但反而不如漫画分格的动作流畅。也没有了以前的BGM,流川枫戏份很少,最后出现在美国的居然是宫城和泽北,其他和漫画差别不大。即便这样,还是感动得泪流满面啊😭。

    60分钟前
    • 凯文·史派东
    • 推荐

    我最光辉的时刻,就是现在了!

    1小时前
    • 克莱门特
    • 力荐

    我们宫城真有男德,他视角下的彩子:美爆了;他视角中的晴子:土肥圆

    1小时前
    • 鶩習
    • 力荐

    全国大赛从高三等到三高

    1小时前
    • Scottjing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