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大陆2023

    主演:吴京,刘德华,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安地,王若熹,,佟丽娅,瓦蒂利·马卡里切夫,张衣,卡瓦瓦·卡迪奇,克拉拉,叶展飞,托尼·尼科尔森,胡先煦,霍青,国义骞,李路琦,吴恩璇,王红卫,孔大山,徐建,严华,郜昂,丁燕来,张涛,向进,刘寅,王磊,王一通,杨洪涛,赵叶索 

    导演:郭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真爱历险

    • HD

      月球叛军2:烙印之人

    • HD中字

      海王2:失落的王国

    • 正片

      神奇女侠2017(原声版)

    • HD中字

      天鹅挽歌

    • HD

      夺命双头鲨

    • HD

      锅盖头

    • HD

      流浪地球2

     剧照

    流浪地球2 剧照 NO.1流浪地球2 剧照 NO.2流浪地球2 剧照 NO.3流浪地球2 剧照 NO.4流浪地球2 剧照 NO.5流浪地球2 剧照 NO.6流浪地球2 剧照 NO.16流浪地球2 剧照 NO.17流浪地球2 剧照 NO.18流浪地球2 剧照 NO.19流浪地球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长篇影评

     1 ) 强烈推荐!一些碎评

    0. 片尾彩蛋一定要看!!不然全片的小红点都白看了!!

    1. 中国人真的是讲究传承,新老发言人的接替贯,正是有这种传统,才会有移山计划和后面流浪地球计划。能够传下去的火种,才会生生不息;

    2. 老飞行员出列,看哭了;

    3. 550c是个什么玩意……卧槽,这都能连上moss,6666;

    4. 笨笨,你是只军犬,下去吧你(踹;

    5. 要给员工买医疗保险啊(美国人民的碎碎念?);

    6. 放不下的饱和式理念;

    7. 国人心中集体主义为主,个人英雄主义为辅;

    8. 达叔!泪目;

    9. 流浪一的所有闪回,在二里都有完整的剧情补充!!

    10. 最后10分钟挖了不少流浪三的坑!!

    11. 感情戏控制在了开场30分钟,好评!好评!好评!请所有电视剧电影都好好学习!!

    12. 致敬1,红点、石碑,《2001太空漫游》

    13. 致敬2,彩蛋,《星际穿越》

    14. 致敬3,时间线索、《三体》(三体人给汪淼的倒计时,我一时间觉得这难道要串联三体!!激动两分钟后emmm想到三体的©️关系,怕是没什么可能了

    二刷再写

    19XX的时间线索是谁发的,谁能说一说啊!!

    答:图恒宇 = 云天明??

    关于流浪三的一些坑

    0. 19XX年的时间线索从何来?550的含义是什么?

    1. 白发周喆直&光头图

    2. 周喆直倒数第二次出场,看向了闪着红点的摄像头?难道说人类早已知道,和AI之间会有矛盾(章北海!!

     2 ) 刚看完,都去看,超出所有预期

    没想到第一时间看完电影,第一时间随手发感想,有那么多质疑和有质量回复,正儿八经写一下。

    实话,买票时,我正在看《阿凡达2》,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回家立刻补看1,弥补一下。走出影厅,看到《球2》和《满江红》的海报,都想看,特别有沈腾和张译。

    大年初一和朋友一起观影,所以选《球2》,现在看来,这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是第一场,坐了一半,看到太空电梯那部分,太惊喜了,为国产科幻能比肩从前的好莱坞科幻而高兴;而人类股骨的演讲,直接升华立意,看太多的个人英雄主义,我曾经也被无知的洗脑过;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走,有这份担当,难道不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这里么?否则就是我有钱,我先走了。

    目前,是我心中最佳科幻片

    现在回复,很多看完后,提到——太空电梯是想像,这不是硬科幻,里面设定都不靠谱

    我不是学物理专业,我贴出,月球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和中科院的物理学院士的回答和观影感:

    http://【《流浪地球2》主创来B站啦!直播全程回放!】//www.bilibili.com/video/BV1aY41197h9?vd_source=7dd7261cacb1436a4f3a345e62385088

    全长1小时,对话在11:06 这是《球2》主创、B站、央6邀请的中科院院士互动。包括特别多细节的用心。

    那些说太空电梯没有依据,要是美国就不会这么拍的,请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分析,如何实现太空电梯。

    //mp.weixin.qq.com/s/mYvMTuzeJPBYdXG3MyY59Q

    //mp.weixin.qq.com/s/Sg4YQDUM4GTqPZbVHZrLIg

    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发展速度看,有人预计太空电梯将在2050—2100年投入业务运营。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带你“流浪月球” | 梁文杰 qq.com

    剧组专门聘请中科院物理所的成员,当影片科学顾问,这是根据导演组提问,给出的专业指导和依据,来自%中科院公众号%

    这是专业特效团队,对于导演的采访,CG技术的面部扫描,甚至扫描到了肌肉层和中胚层,为了真实还原最真实的刘德华年轻版。

    http://【对话郭帆!时隔4年重逢,解密《流浪地球2》的幕后故事!】//www.bilibili.com/video/BV1x84y1j7Zn?vd_source=7dd7261cacb1436a4f3a345e62385088

    最后,看电影是自由选择,你不喜欢就不看呗。

    最后附上,观影选影厅指南,我也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学问

    http://【IMAX、杜比、CINITY、中国巨幕、LUXE、ScreenX.....买电影票选厅,居然有这么多门道?】//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11Z7F4?vd_source=7dd7261cacb1436a4f3a345e62385088

    看后分割线


    大年初一9:00的电影,除了超前点映和媒体场,应该是第一批。作为科幻迷,长期看好莱坞的人,特效,剧情,演技都是顶级。温情,亲情,幽默,对于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义大爱都有。

    事实证明,国内不是没有写好剧本,会拍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团队。

    特别喜欢剧中的萌宠--笨笨,你是条军犬!

    不剧透了,大家一定要去看。

     3 ) 中国科幻缺的是哲学

    一些观感,不涉及剧透 中国科幻特效已经接近卡梅隆水平了,真正欠缺的是概念和哲学。虚拟人作用于现实世界从而拯救世界的概念12年前的《源代码》就玩过了,《流浪地球2》无非在此之上加了一些煽情成分。至于对于AI的探讨(根据某知名影评公众号3号厅检票员工的分析是全片最大的伏笔和反转)也是2001太空漫游玩烂的,而且也停留于表面(人类与AI的根本差别在于非理性与理性,这句泛泛之论我小学都知道了) 至于情感戏的设计,只能说是为了迎合春节档阖家欢乐的气氛,没有丝毫科幻电影所独属的情感书写,拍来拍去还是死亡啊分别啊这种,难脱窠臼。和无论是《星际穿越》还是《人工智能》都差了一个顶级编剧,这也决定了这个电影文本的艺术上限。 最遗憾的是对于人类内部的矛盾的处理浅尝辄止,当然想要处理好也难度很大。移山计划的拥护者和反对者的斗争以反对者搞了几场破坏被关进大牢而画上句号?草率了吧。至于国际政治的博弈,除了联合政府大楼里几个动不动破防的外国佬以外压根没有体现。当然,这也不是一部电影能够涵盖和写好的,甚至《三体》书中对此的处理也是非常生硬,就算编剧是米尔斯玩海默和亨利基辛格可能都很难写好吧。 至于决定一部科幻能否成为影史经典的关键,哲学,只能说除了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这能算哲学的话)以外一点都没有吧。距离塔可夫斯基和库布里克还差十个诺兰。当然中国科幻可能也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打算,这也注定了它的上限,或许只能靠着从大刘的小说里挖掘一些科幻技术(这个大刘的小说里太多太多了),砸点钱搞特效,然后拼贴一些好莱坞用过的概念,什么AI啊意识上传啊。再加上中国特色的亲情和集体英雄主义,最终配制成一部“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之作”。 当然啦,流浪地球2怎么样也说不上是一部烂片,剧情,科幻概念,特效以及一些小学生水平的思考,演员演技也很在线,只能说不能拿诺兰和雷德利斯科特的标准来要求还在匍匐的中国科幻。

     4 ) 从达叔和李老爷子看得出郭帆是个多么有情怀的导演

    我觉得全片这些动人看点中,片尾那句“致敬吴孟达先生”一定是最让人有感触的一个。 不知不觉达叔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时至今日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再在大荧幕上看到他,实在是惊喜又感动。 非黑非粉,但是站在普通路人的角度上真的忍不住想夸一下《流浪地球2》的用心程度,以及那溢出荧幕的情怀感。 其实在开篇听到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纳闷+惊喜了。早就听闻老爷子身体抱恙声音不太清晰了,怎么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如此洪亮有力? 特意百度了一下才得知,竟然是剧组专门为老爷子用AI技术重建的声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为让这位老艺术家的声音,串联在整部电影里,这不是情怀是什么? 还有让全场人一起惊呼出声的达叔的再度现身,也是郭导“夹带私货”的情怀展现。 电影里图恒宇和女儿丫丫最终以数字生命的形式相守在一起,化身“数字人”,以数据的形式永存。而在故事之外,郭帆导演用自己的方式,让离开两年的达叔变成了真实版“数字人”,以韩子昂的身份再度回到全国观众视野,对于我们这群看着达叔电影长大的娃娃们来说,可谓极致浪漫了。 时至今日,国内的视效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要啥有啥”的地步,而要问科技进步最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流浪地球2》里的韩子昂、李雪健,就是最好的答案。 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彩蛋也能看出郭帆导演的用心。那就是变身数字生命的图恒宇,回归到了华仔颜值巅峰时期的样貌。大概每一个80后,都会在那一瞬间闪回到想当年的某一刻,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惊喜彩蛋。 我想郭帆导演一定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男人。所以才能在作品里拍出“遨游太空不重要,给喜欢的人一束花很重要”这样窝心的情话。而他的柔软也体现在作品中的许多“情怀点”上。 比如镜头不多却足够让人惊喜的韩子昂的回归 比如AI重建再度洪亮起来的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 比如数字生命时让无数人闪回80年代的刘德华的神仙颜值...... 这些都是郭帆导演给我们这群观众最真挚的情书。

     5 ) “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伟大胜利”

    带着喜欢1的期待来看,不及预期。2虽然肉眼可见的有钱,大量硬桥硬码的特效场面,大量全世界各地的外景,比1更“国际视野”。

    但最大的问题是,2的前三分之二部分,根本就没有故事啊!看起来就像是新闻集锦或者说航天纪录片。

    比如说你要写一篇长评,1你是能复述出整个故事和主要角色的行动轨迹的:天上刘培强地上兄妹俩,两组各自的行动线,最后汇成木星点燃计划……

    2你能复述出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吗?除了最后沙溢等航天员核弹自爆集体牺牲、刘德华宁理重启互联网北京站,前面120分钟都在讲什么呢?

    除了各种轰炸、各种发射、各种失败,好像就讲了个刘培强追老婆死老婆、刘德华死女儿想女儿,别的情节啥都想不起来?也许有观众光看各种硬核的飞船发射、军火乱射就很满足了,但对大众层面的观众观感来说,“没有故事”是致命的。

    1是燃点泪点恰到好处的完整故事,2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既要瞻前又要顾后,观感就是一个故事123456部分,最精彩的高潮34部分被讲完了,只能先讲讲12,再补补56,连贯不起来。

    以我所见,44年恐袭的前传部分根本没有必要拍,除了纯粉丝向呼应第一部,完整了“刘培强”这个高人气(?)角色的个人经历,在叙事层面完全是冗余的。

    而观感上也令人十分难受,太空战狼吴师傅、油腻尴尬追女仔,对吴京不耐受者劝退率极高。当前辈对预备宇航员说“你们一定会吐的”,我就猜三个人里那个试图搭讪女主的蠢白男老外一定会吐,没过两分钟果然是吴师傅、他老婆毫发无损,老外吐得死去活来。是嘛,犯我中华马子者虽远必诛。套路太老了,连笑都笑不出来。

    三条线里,吴京这组说过了。刘德华这组里演技是在线的,但铺垫得太长了。

    刘德华的角色戏份里80%都在复读“我想给女儿完整的人生”,且不说为啥你同时害死了老婆女儿却对老婆之死都不问一句,反复复读时能感觉到刘天王尽力想多赋予角色一些层次变化了,但编剧台词写的就是那么单薄,角色动机就是那么一根筋。这组故事线缩短一点精简一点,观感会好很多。

    李雪健组,一开口就老外交部了。“国外政府目光短浅,我方不惜一切代价排除万难坚持到底”,味儿太冲了。特别是经历了三年疫情后,对这种价值观过敏了。

    毕竟作为普通的个体,我们99.9%的可能,是作为“伟大胜利”被牺牲掉的无足轻重的“代价”罢了。

     6 ) 沙溢戳吴京那三下,直接戳我心窝里了!

    我承认,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线虽然份额没那么多但是很好嗑。我也承认,图恒宇和丫丫的父女亲情线赚了我一波眼泪。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看似“搞笑担当”出场的张鹏,和刘培强之间的师徒情竟然还给我来了一波奇袭,直接撞到了我的心巴上,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场的时候,看着操着一口东北话侃侃而谈“蚊子饼”的张鹏,就觉得是个妥妥的笑料制造机。毕竟在这样一个稍显沉重的故事题材中,必定少不了三不五时的抖机灵笑点来缓和气氛,而老沙也比任何人都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前半段的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个重任。每次张鹏和刘培强同框出镜,气氛总是略显轻松,而且自带一种“师父在”的踏实感。他会认真的叮嘱刘培强不要谈恋爱、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因为人到中年的他早早看透了刘培强“责任感王者”的本质,猜到如果有了家室,他一定会在必要时奋不顾身牺牲自己,而他也确实猜对了。 虽然不建议,但真的看到徒弟有了心爱的人,他还是由衷的替徒弟高兴,还会贱嗖嗖的臊他一句“地球美好不?”。这一刻他的担忧也都抛诸脑后,看到徒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他也似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作为师父,张鹏总会下意识的以“戳三下脑门”来表达自己对徒弟的关怀——满心焦急找到受伤的刘培强时,他假意嗔怪的戳了他脑门三下;久别重逢时,他在拥抱慰藉徒弟丧妻之痛后,又戳了他脑门三下缓和气氛;刘培强安放完核弹受指引来到师父的位置时,老航天员代替张鹏戳了他脑门三下,只为无声传达心意。而任务结束时,隔窗望着师父方向的刘培强,也学着师父那样,默默戳了三下玻璃......仿佛在告诉师父他们成功了,仿佛在诉说自己的尊敬和不舍,又仿佛,在告诉师父自己成长了,今后也会像师父那样继续好好努力,让他一切放心。 而刘培强也确实是这样去做的,第二部中,张鹏挺身而出请命去引爆核弹,第一部中,刘培强在紧要关头自愿引燃木星......这就是他们师徒间的传承。诚如故事中那群出列的50岁+宇航员们,心甘情愿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这群“小年轻”,这,也是传承,大爱的传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张鹏笑着说“培强,地球还是挺美好的”,就像当时刘培强满眼期待憧憬着未来时那般。而带重病妻子回家时,匀速开着战斗机的刘培强,也终于学会了师父说的“稳点吧”...... 中国人的观念中,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张鹏和刘培强的身上,我似乎真的看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7 ) 瑕不掩瑜,迄今为止中国科幻电影的最强音!

    写了篇这影评谈了谈对影片的几点看法,其中有些看法也引起了很多豆友的讨论。结合这些讨论,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几个观点,跟大家探讨,跟在原评论后面。新增以下内容:

    1、 关于数字生命派和流浪地球派之争,主要是对数字生命这一事物的思考;2、周喆直和郝晓希这条线的一些讨论,关于传承;3、对刘培强两次关门的一些看法;4、神秘力量介入危机以及下一部影片走向的游戏猜测和感想。

    —————原评论—————

    大年初一早上首场观影!

    整体完成度非常之高,毫不逊色好莱坞科幻大片,在技术上虽然和好莱坞顶级水平(比如阿凡达水之道)相比还有些差距,但也已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水准。太空电梯的长镜头从构思到表现,都令人叹为观止,随后的无人机叛乱空战,硬核和壮观程度比起好莱坞类似作品也不遑多让(一时半会能想起来的有《蜘蛛侠英雄远征》里的无人机大战、《独立日》里的空战等),当然,这里有些吹毛求疵的说,在镜头调度和剪辑上还是觉得稍微乱了些。

    事实上(不知道这样想会不会有些自大):目前能拍出这种质感和视觉效果的,除了好莱坞好像就只有我们了。

    至于思想性更不用说,精神内核真的甩好莱坞的那些个人英雄主义几条街,这种宏大叙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输出和大刘的思想可以说一脉相承。

    瑕疵当然也有,比较严重的比如刘培强的两次关门,在这种极其关键的时刻将个人情感置于任务(甚至人类命运)之上,虽然从某些角度讲不太好加以指责,但这两次选择显然是和全片主旨相违背,起码也是不合拍的;

    在图恒宇这条剧情线的最后互联网接驳过程中,那些东京预备2队啥的有些重拾第一部牙慧的意思,不过也可以说是互为继承吧;至于刘培强、图恒宇两条线本来可以分成两部,现在合并在一起虽然看得过瘾,但还是有些轻微的割裂感……

    郝晓晞这个人物存在感完全多余,是带资进组的吗?李雪健饰演的周老师(我不太好判断到底啥领导,光是驻联合国大使的话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权威……)确实很有气势也很能上价值,李雪健老师表现的非常老道精准,但最后阶段强行宣称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里,似乎也有些过犹不及了。

    此外一些科幻设定上也多少有些问题,比如数字生命派发动叛乱完全是原创剧情,多少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原著里飞船派和地球派确实会产生根本矛盾(毕竟是路线问题),但这数字生命派我寻思和行星发动机也没啥根本冲突啊,咋一个劲添乱呢,只能说为了引入图恒宇和丫丫这条线以及下一部和人工智能moss斗争(?)进行的铺垫吧。

    其他还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说吧,行星发动机刚一启动就急着和太阳告别,其实这才哪跟哪呀,距离真正的离开太阳还早着呢……不过这些问题不太明显,大多数观众观影时甚至察觉不到,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为了视觉呈现及戏剧冲突,不得不做一些取舍。

    虽然说到有这样那样一些瑕疵,但整体上根本瑕不掩瑜,比起第一部来进步太多,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科幻电影的最强音!

    凡属过往,皆为序章!

    期待第三部!

    ———更新内容———

    1、关于数字生命派和流浪地球派之争

    事实上片子里并没有地球派这一说法,但大家都能理解。说这个前先谈谈原著,原著中一开始是有地球派和飞船派之争,考虑到有人没看过原著,这里简单说一下,所谓的地球派也就是赞同通过行星发动机把地球带着一同在宇宙中奔赴下一个恒星系,而飞船派则认为应该建造超巨型宇宙飞船(甚至达到上海、纽约城市那么大的飞船)载着人类寻找下一个家园(动画片《瓦力》就是现成的例子),然而因为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期限的原因,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决了,人类最终选择了流浪地球的方案。如果是这两个路线方案,那么由于双方投入的资源和成本几乎完全一致,所以双方是真正的路线之争,是有此无彼,你死我活的关系,存在冲突是合理的而且几乎是必然的(当然前提是双方都有一定的势力),不过原著中并未有相关描写,说明人类很快就达成一致并齐心协力投入了浩大的可怕的的工程中去,当然也可能限于篇幅关系,或是作者认为这本身只是个小插曲,没啥展开写的必要。

    回到影片中的数字生命派,这个东西是影片的原创,而且片头就作为背景予以展现,可见其重要性,不过片子中好像没把这称为“派”不“派”的,但我们姑且就这么称呼吧。数字生命派认为应该把人的意识上传到电脑系统中,从而得到永生,甚至能够作为逃离太阳危机的一个选择(问一下大家片中有明确这种说法吗?我印象里好像没有,不过毕竟我只是一刷,哪里没注意到也说不定。至于这种说法成立我们下面继续探讨)。

    片中几场重要的冲突,包括刚开始没多久就来了一个高潮的炸太空电梯、无人机叛乱这场戏,实施的角色显然都是这些的数字生命派。当然,看到结尾会发现这背后都有人工智能moss的影子,不过moss只能说是在背后推了一把,真正行动的显然还是只能靠人。

    那么有几个问题就需要搞清楚:

    首先,正如前述,数字生命这一行为,能够成为逃避太阳氦闪的选择吗?我们设想一个场面,全人类都进入神经网络(姑且套用一下其他科幻作品的设定吧),得到永生,然后各种随心所欲,那当真是爽翻了对吧?问题是,太阳氦闪,整个地球气化,这些永生的人类(意识)怎么办?在烈火中永生?是来搞笑的吗……

    当然,有豆友提出,建一个大飞船,把CPU、硬盘、主板啥的都装上(显卡?),把整个系统弄飞船里,然后撒开脚丫子跑吧,大家在流浪中永生,好像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又绕回一开始那个问题,这飞船,能存在多久……不过,也肯定有人会想,咱也不图真的永生,只要活得比狗日的太阳氦闪前这几年(估摸着也就百八十年吧)久,那就赚到了,以人类的科技水平(当然是电影里的),极致的情况下维持个大几百上千甚至万年也不是不敢想,那岂不是赚翻了。——要这么说的话,好像也有道理,那这个方案可行吗?我自个也拿不大准,大家说说看……

    其次,就算是两个备选方案,那是不是双方就一定要喊打喊杀的打出狗脑子呢?地球派飞船派之争我们是知道了,那俩真水火不容,因为资源就那么点,搞了这个另一个必然啥也不剩,所以大家肯定要你死我活,而且出于安定稳定团结考虑,定下来最终的路线后,另一边再跳肯定是要镇压的。

    但放在数字生命派和流浪地球派呢?总觉得不至于,甚至某种意义上,双方好像还有些互补。毕竟双方耗费的资源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搞行星发动机需要的是工业能力还有人本身,and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上传人类意识,我是纯小白哈,想不出来到底具体怎么搞,但总归主要也还是靠计算机的算力嘛,这个就属于共同目标了。然后是搞研究的人,那些神经科学、医学这些方面的科学家和搞工程技术的那帮人也风牛马不相及,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除了万恶之源money外,大家似乎没啥直接竞争。

    所以感觉数字生命派采取类自杀行动攻击太空电梯之类的行为,感觉有些说不通,为什么一定要鱼死网破?当然,联合政府一开始就采取严厉禁止数字生命的研究,似乎也有些没有必要!

    比如钱这东西,我觉得吧,大头拿来搞发动机,毕竟这个是根本。手指缝里漏一点点给数字生命那边也不是不行,反正都还没影的事,就让他们折腾好了,(截止移山计划验证之前,上传个丫丫也才两分钟生命,当然可以循环无限,但这种无限如果说有正常人愿意报名参加我看是日了狗了)。

    而且真要研究个成果出来也不是想上传就能上传的,肯定要立法,要管理的呀。假设一下,搁真实世界里,如果突然间技术突破,搞出了这种数字人,那是一时半会能实施的了的吗?跟克隆人啥的一样,伦理这方面就过不去对吧?

    所以,先研究吧,研究出成果来还能作为最后的备选方案,万一流浪地球行动失败(比如第一部那种情况,虽然最后危机解决,但搞不定说实话也正常,只不过最后开了个刘培强挂),还能有个不是退路的退路不是?

    更何况,后面地球远离太阳系后地表无法生存,抽签进入地下城,好像至少一半人只能去死,这种巨大的灾难面前,如果数字生命可行的话,对那些不得不去死的人来说,是多大的人道主义呀!

    当然也有人担心说搞了数字生命的话,那人类就很可能会“躲进小楼成系统,管他太阳闪不闪”,从根本上放弃真正的逃亡。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人类就爱跟鸵鸟似的头插沙子里露个腚在外面,不过这样想的话,一来有些小看了人类精英;二来技术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三就像上面说的,还可以用立法来解决嘛。一味的禁止似乎有些简单粗暴。

    第三,影片的结尾以及彩蛋实际上预示着数字生命的成功,至于怎么成功那就是第三部说的事了。所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而且,结合片尾的彩蛋,下一部很有可能会有大量篇幅讲述人工智能和数字生命的交互,如果重心放在这里,那真正的高潮——太阳氦闪以及真正的叛乱斗争怎样呈现,无疑要打一个问号了。

    写了这么多,并不代表我站在数字生命派这一边,而是认为,电影原创引入了数字生命这一概念,并赋予了非常高的权重,对本片和接下来的故事可以说举足轻重,但在处理这个概念的逻辑上,是不够完美的,并没有和原生故事做到完全的水乳交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原著的设定,之后的故事能不能自圆其说,能有多精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补充:

    前述已经提到了上传数字生命需要克服伦理方面的问题,这个展开说一下。

    这里强调一个观点: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不可能完全支持无条件的数字生命!因为从影片中看,所谓的数字生命技术,实际上是将自然人主体意识的备份上传到系统中去,而并不是自然人本身!也就是说,假如你上传了一个意识从而成为数字生命,但那个数字生命实际上并不是你,你还照样活着,还是一样会疼、会死。而按照正常人的想法,也不可能因为有了个数字意识备份,就完全高枕无忧,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死了。就像克隆出一个你,然后你会认为本体死去无所谓,只要克隆人活着也就等于自己不死吗?不太可能吧,任谁都不会认为克隆体是自己本人吧!

    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直接将自然人的本身意识直接上传到系统中呢?或者说直白一点,直接将人本身投入系统中去。反正电影呈现出来的技术并非如此,比如图恒宇变成的数字人,实际是他多年前的意识备份,而他的本体已经死在水下。至于将人直接上传的技术,感觉过于玄幻我认为不太可能出现,同时伦理的问题同样需要解决,只保留意识,不要肉体,这种情况是否涉及杀人或自杀,恐怕本身就会引起极大的争议。

    当然,濒死之人,比如图丫丫或是其他身患绝症没几天生命的,可能会选择备份上传成为数字生命,但再这么说也是自我安慰,毕竟那个在系统中存活的“生命”,可以说跟人本身是毫无关系的,人死了就是死了,真正的死了,而不是在数字中复活,实现了永生。所以电影中马兆也反复对图恒宇强调:丫丫已经死了!

    所以,这个角度看,人类不可能完全的支持数字生命,更不可能毫无顾忌的就大规模进行转换,这也就从根本上反驳了所谓数字生命派认为数字生命才是逃避危机的唯一方法,因为本质上这对一个人自身而言,完全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2、再说周喆直和郝晓希这条线

    这条线在片子中占比不高,但戏份很重要,很多点题之言和价值观阐述都是借老周振聋发聩的发言进行表达。有网友说老周是致敬周总理,一来都姓周,二来形象、气势什么的也能靠得上,这个想法是好的,但除非官方证实,否则可能还是有些过于脑补。毕竟两者级别差的实在太远,毕竟一个政府首脑、国家二号人物怎么可能整天泡在联合国,不干其他事了吗?就算特殊时期也不太可能。而且与之对应的美国负责人看上去也是个小角色,说话都不响的那种。此外,老周到处抛头露面,边上也没啥安保人员,在那种紧张局势下,如果真是极其重要的人物,那不是儿戏吗?当然,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老周人虽瘦小,形象却高大,权威性看着也比通常意义上的联合国发言人要大的多,气场、力量感十足,观众们认为是致敬总理,寄托一下我们的怀念,说实话也没什么不好。

    至于郝晓希,我始终觉得其存在感不强,可有可无,现在还是这观点。有些网友认为这个角色体现了一种传承精神,和沙溢、吴京那条线互为表里,遥相呼应,确实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头尾两次“这么重要的发言也让我上”的对话,体现的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话说回来,战斗意志、奋斗精神什么的传承一下那很好,这官僚(呃,中性词,不要额外延伸)的传承有必要肯定是有必要,但这玩意有啥好说的,不太理解……再说了,实在要强调这个,好歹让郝晓希这个角色表现出一些人物的成长弧光也好啊,而不是看着像是单纯的熬资历……

    为什么说这个角色可有可无?因为通常情况下,不论电影还是小说,人物的存在(特别是配角)都应该是服务故事的,如果对剧情的发展没有推动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必要性又在哪里?大家可以在脑中试试把郝晓希的戏份拿掉看会不会影响剧情。与之相对,宁理饰的科学家马兆就显得很有存在感,因为其对图恒宇这个主要角色的铺垫和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部片子长达172分钟,虽然看得过瘾,但也确实稍嫌拖沓,删掉一些可有可无的戏份,让节奏再紧凑些可能更好,当然删啥好咱也不懂。观众们喜欢郝晓希这个角色,喜欢在她身上体现的传承精神那也不错,在喜爱的眼里没什么是多余的。

    3、再谈谈刘培强两次关门的选择

    其实单纯从关门这一行为本身来说,挺正常,第一次属于人之常情,第二次则凸显了他的牺牲精神,对人物塑造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放到电影中的具体情境中,这两次选择不说是绝对错误的,至少也是很成问题的。 先来看第一次,叛军占据了关键地盘,主角这边只有两个战力能反击,刘培强和韩朵朵,然后刘因为韩是其喜爱的对象,将其关在战场之外,独自一人面对对方至少三名战士。确实,我们都知道刘培强能打,战狼本狼嘛,但这个咱是站在上帝视角,开了天眼,而影片中,一旦刘培强失败,全电梯厢30+的同事都要一起陪葬,更别说还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太空电梯被炸毁(当然最后还是被炸毁了,但不影响事件本身性质),这种时刻,为了自己的爱人不涉险,刘培强强行让韩朵朵脱离战场,这是一个背负责任的战士应该的选择吗?要知道,韩朵朵在这个时候首先是一名战友,同样有能力也有责任站出来和叛军斗争。这个时候,不管是谁,首要的任务就是阻止叛军,拯救包括自己和韩朵朵在内的全体乘员,其他的都不需要考虑也不应该考虑,本来就是一场未知鹿死谁手的战斗,有多少战力都要毫不犹豫的上,结果刘培强为了自己心里的那点小九九,将个人利益置于整体利益之上,看似个人英雄主义爆棚,实则非常愚蠢和不负责任的。事实上,电影后面的剧情也展示了,要是没有韩朵朵的出手,光靠刘培强显然大事不妙,当然,这个主要是戏剧效果,就算刘培强一个人真能力挽狂澜,也不影响他关门这一选择的性质。

    如果说第一次关门时刘培强还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有些头脑发热莽一点还情有可原的话,第二次在月球上的关门简直匪夷所思,上纲上线的话都可以说是犯了反人类罪。别怪我说的危言耸听,在那个紧急关头,一旦核弹布置失败,你敢想是啥后果?结果这会儿又急着要呈现他的牺牲精神了(当然这一点我毫不怀疑)。问题是你牺牲了没啥,要是任务失败,那后果是你刘培强能承担的不?是,我们又开了天眼知道刘培强能搞定,但问题是他自己不应该知道啊。不是说他没有能力,电影里他也自言自语了,5个核弹一个人能搞定,所以不需要其他人了,但是,我要说但是了,万一呢?万一刘培强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下了(毕竟那么紧张:)),万一被天上的月球碎片砸死了,万一……反正总可能有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万一,那咋办?全地球都眼睁睁的看着剩下几个核弹就差一点点距离没法布置好然后大家一起完蛋?同伴是什么懂不懂?任务备份是什么懂不懂?第一部的饱和式救援懂不懂?是啊,那个一边紧张盘算着如何完成任务一边女儿照片吻别的巴西女宇航员,哪个神神叨叨老是惦记着医保的黑人小哥,还有一个没存在感的路人甲,可能不需要他们也能完成核弹布置,但刘培强啥都能做啥都能成,那么牛逼还要战友做什么,还要集体做什么?所以我说,这次关门看似凸显了牺牲精神,实际上却是一次更加愚蠢和反人类的选择,是和影片一以贯之的集体主义精神相悖。

    再说了,以事后看,用不着急着把同伴送走,大家伙一块完成任务还有的是时间离开,当然,那时搞不好你礼我让什么的确实有些麻烦……干脆早点摁个开关送走拉倒,呵呵不知道编导们是不是这么想的……

    4、关于“有人在帮我们”这一神秘现象。

    影片中神秘地出现了各次危机的提前警告还有不知何来的核弹数量等等信息,结合图恒宇和丫丫这对数字父女,还有AI大BOSS亦正亦邪的表现,很明显将会是第三部的重头戏,然而这当中我嗅到了一丝丝熟悉的气味。这种可能来自未来的启示,让很可能已摸透这一底细的老周最后有底气上去大声疾呼“我们的人一定会成功”,紧接着就是最后时刻反杀装逼感爆棚。当然,正文中我讲到这一段时认为有些过犹不及,现在还是这个观点,想我泱泱大国装逼不用搞得这么直白嘛,最好冷眼旁观,镇定自若,再放出风声我们的人一切尽在掌握,你们看着办……最后看着极限化险为夷,然后轻轻一笑,转身走开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装逼于无形,凡尔赛max才符合咱地球救世主的人设嘛,完全没必要搞得那么激烈像要打起来似的,那是大洋对面老美爱干的事,咱不稀罕跟他们混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么搞没问题?或者说怎么搞都没问题呢?答案就在这来自未来的启示(不管这启示来自数字图恒宇还是未来moss,只要是来自未来就都一样)。既然未来的人类能给出这种警示,那说明未来的人类还存在,还存在就不会被这次的危机给搞死,没被搞死说明这次的危机解决了,这次危机解决了说明我们的人肯定成功了。怎么样,这个逻辑链很清晰吧,很顺理成章吧,想必老周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有底气大声吼出来“我们的人……”但同样的逻辑,老周如果真想明白了的话,他就会知道,自己上不上去据理力争,说不说这些话,跟不跟那个外国指挥官吵架,都不影响最终结果一分半分——只要人类没灭亡,就说明危机解决了,而如果危机解决的唯一可能是按下那个发动机按钮的话,那么这个按钮就一定会被按下去,不管是被谁!这个逻辑同样清晰,同样丝毫不会动摇。

    所以,讲到这里就又陷入了令人讨厌的“自由意志无用论”,只要时间走成个莫比乌斯环,只要事物的因和果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自由意志就注定毫无意义。如果这么拍,和地球流浪2500年从而人定胜天的精神绝对是背道而驰的!如果这么拍,那和《星际穿越》之流有啥区别……

    (PS:我很喜欢星际穿越哈,不过说到精神内核,星际穿越啥的感觉就是个弟弟)

    我有些担心,如果下一部的重点转去搞这种神神叨叨的玩意儿,那么,太阳氦闪那一幕真正的高潮,那借由大规模叛乱展示对人性深刻的揭露,那黑色太阳下五千座屹立不倒的雕像,那种悲壮的、史诗般的一幕幕,不知何时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也许,我是说也许哈,太阳氦闪+叛乱+冰雕,现阶段根本拍不出来,各种意义上的,拍不出来就是拍不出来,然后,创作者们就只好另辟蹊径了……)

     8 ) 2万字脑洞解析《流浪地球2》!让你完全了解数字生命和550W!《流浪3》要怎么拍?!

    YO!在本期解析开始前,想问下大家,何为科幻,又如何定义什么才是好的科幻作品。

    科幻,又叫科学幻想,最初存在于文学小说,反映的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对于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冲击所带来日益强烈的矛盾心态。

    电影问世之后,科幻往往伴随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以满足观众永远无法填满的猎奇心态,而这些饕餮视听盛宴的背后,是人们内心深处想要用另一种维度,再次认识自己的过程。

    科幻,提供给我们了这样的维度,这也是我为何热爱科幻类型的原因。

    对于我来说,一部好的科幻作品,要有至少一个新颖且有力的科幻设定,而这个作品的底层逻辑,是能对照人类最真实赤裸的现实主义中的问题...

    《流浪地球2》,不管在科幻意识和现实层面。又或者是直白的特效或故事层面,都完成了质的的飞跃,今天这期,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流浪地球2》。

    先对电影进行主观点评,再开脑洞深入片中的细节,最后再结合原著,展望下《流浪地球3》。

    那我们点火,启航...

    观感点评

    原著《流浪地球》其实体量很小,差不多只有2万字,小说用主角一生的经历和遭遇,涵盖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前三阶段,分别是“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和“流浪时代I(加速)”。

    这部2万字的短篇小说,刘慈欣用了近乎冷酷的观察者笔触,以未来历史记录的方式,来描绘出一个人类命运从未遭遇过的宇宙危机:太阳氦闪,于是人类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家园地球冲出太阳系,在茫茫宇宙寻找新的安身之地。

    如果说第一部的《流浪地球》是以“特效”作为突破口,影片在2019年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科幻所能承载的天花板,故事则更为主流和保守,让我们看到小破球在面对木星危机时,角色所要面临的生死抉择。

    4年后,到了续作《流浪地球2》,在我眼里影片相较于前作,都不能叫升级,而是迭代和进化。

    《流浪地球2》呈现了不止一种科幻概念设定,在特效上还得到了倍数级的增加,但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设计,完全可以比肩全球顶尖水准了。

    而我更想说的,是《流浪地球2》这次交出的科幻意识答卷,在商业和艺术上,做到了艰难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流浪地球2》给人的感受,相比前作更接近于原著所呈现的思绪环绕。

    原著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让读者成为“流浪地球计划”执行后,作为未来的观察者视角,去回溯那段“未来历史”。

    小说中渺小的主角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给读者带来的是无力,无奈和挣扎。

    同样的,《流浪地球2》用了不少的冷静旁白,以及超大字幕介绍主角名字,危机标题和倒计时这些元素,来整合成“编年纪录未来历史”的感觉,我们观众也像一位未来者,去看到了那段“流浪地球计划”的历史。

    正好观众也基本都看过第一部《流浪地球》,所以再看《流浪地球2》作为前传,会更以未来者自居,能看到更艰难的人类此前所付出的代价。

    而《流浪地球2》的影调风格,则相较于前作更接近于原著,除了灾难本身,更难对付的,还是人类自己内部的矛盾。

    就如前面原著摘抄的那段话,谣言,恐惧,人心互相的猜疑,在人类内部所引起的崩塌,会比末日来得还要早,最终或许并不是灾难灭绝人类,而是人类自己

    《流浪地球2》呈现出了比前作更为冷峻和压抑的末日气氛。

    不过原著在这方面的呈现更为悲观和绝望,更直面人性的阴暗面,而《流浪地球2》则显得更为收敛,或者说更显得正能量,虽然人类在经历苦难和千疮百孔后,还是能和“希望”相遇。

    作为长达173分钟的《流浪地球2》,是从第一部《流浪地球》开头简单背景介绍衍生出来的前传。

    前后发生了2044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

    值得惊喜的是,《流浪地球2》还多加了一条550W数字生命人工智能的烧脑暗线。串联起了前作“木星危机”,以及可能涉及到《流浪地球3》“太阳氦闪危机”。

    可以说,《流浪地球2》高信息量的剧情,让你173分钟管饱管够。

    科幻类型最重要是解决作品中的世界框架设定,一个真实可信的科幻世界,才能让观众感到新颖。

    第一部《流浪地球》,把地球作为家园母体,直接带走离开太阳系,就是作为第一部最高概念的科幻设定。

    而到了第二部,如果还继续用前作的科幻设定,则会显得乏善可陈,于是影片定位在了流浪地球计划之前,去挖掘出发前面临的难题,然后从这些难题中找到新的科幻设定,比如太空电梯,数字生命,逐月计划,月球坠落危机的应对等,都带出了比前作更多更满的科幻设定。

    这些科幻设计元素不能说前无古人,但汇总在一起贴合到故事背景层面,就能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可信的“流浪地球”系的科幻装备生态。

    而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复杂的重工业化科幻设计元素,是有过科学考究在其中,是具有写实和功能性的,并非仅仅只是为了拥有“未来感”而去设计制造。

    这就像电影《沙丘》里,因为厄拉科斯沙丘星球漫天的黄沙尘土,仿生学的蜻蜓战机就较为符合在那样的环境中运行。

    到了《流浪地球2》,比如片中太空电梯的升降仓,门框机器人,亦或是小到一枚用来贴合升降仓的导弹,一套专门深潜用的抗压服,一次落入月球核弹箱坠落的气囊设计等等,都有自己的硬核科学实用性。就连图恒宇的宠物机器狗笨笨,在关键时候都有其工业用途。

    这些无处不在的高密度科幻小细节,编织成了一张可视化无违和感的近未来世界,观众体会新鲜未知的同时,也能更沉浸在故事里。

    而关于难以表述的科幻内里部分,比如数字YY的呈现,则去用实体化的具象去解释抽象,丫丫的房间就直接用了实景拍摄,但仔细观察房间的细节却又细思极恐并非真实,这些到后面解析部分都会详聊。

    影片画面细节信息量的丰富,虽然在第一次观影时不会太在意,但当再次回味或去研究影片时,那些影片之外的隐藏内容也会浮出水面,这样冰山理论式做出的电影,让其内容在时长之外,影片品质和寿命都能得到延长和保值。正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中”。

    也正因为这样,像《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电影,过了这么多年,还会有人再不断发现新的魔鬼细节。

    接下来再来聊聊《流浪地球2》的摄影,坦白讲第一部的拍摄,晃动镜头过于多,再加上冰天雪地角色带着面罩,过快的镜头剪切,真的很难认清谁是谁并且发生了什么。

    到了《流浪地球2》,影片为了强调冷峻态度的史诗感,拍摄则显得更为稳重,这并非仅仅只是预算上的加持,而是摄影观念上的改变。

    另外其实有不少镜头调度,更像是从550W的视角出发,更能增加了不少的纪录感,比如片中呈现出好几个监控录屏的画面,还有危机和大事件倒计时标题,都加剧了这些纪实性。

    当然预算和经验的增加,也让影片有信心展现更宏大的场景视角,比如影片开始不久就直接开打的太空电梯危机大战,超大视视野的空战和坠毁场面,只能用壮哉来形容了。

    聊完科幻元素和特效,也该轮到故事层面了,说到底,技术最终需要服务于创作,《流浪地球2》虽然在电影工业制作层面完成了中国科幻的诸多“第一次”,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数据回报,但在故事层面则是选择了一种较为冒险的方式。

    《流浪地球2》放弃较为主流的同心圆主角圈的撰写方式,而是采用了更难的相对较为独立的角色圈互叠模式,类似于三位一体的符号。

    角色的剧情线各自分离,但最终会因为环境和事件因素汇聚到主题上,这样的模式会在电视剧用得比较多,毕竟剧集有更多时间铺展和分支情节。

    这样的撰写方式放在一部电影里,显然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在影片中段,讲述图恒宇和数字生命时,和流浪地球计划稍微有些许割裂感,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影片把刘培强和图恒宇用亲情作为联结的纽带,刘培强在面试时,亲情把刘培强和图恒宇的关系做了一次软接触。

    或许编剧觉得还是担心角色线过于分裂吧,于是直接还让两人来个硬接触,刘培强和图恒宇共用了“特别想”“一直在一直都在”的台词,情绪效果是有的,但个人觉得略显得有些创作匠气,其实只要用一次共用台词就自然很多。

    不过这些并不算问题,影片整体推进的节奏层层递进,危机一次比一次重大,最后都回归到人类的责任和选择上。

    在呈现方式上,为了让影片更讨喜,重要角色的出场都带着大字幕介绍,大事件和危机也有相应的字幕释出。

    有人说这些倒计时标题挫败了影片的悬疑感,但对于我来说恰恰相反,这些倒计时如同定时炸弹,大事件拉弓上弦即将发生,更能增进紧张刺激感。这也对应了前面我提到的,观众就像未来的看客,看着这一切原本已经知道结局的事件如何详细的发生。

    这样的设计在一些真实事件改编影视作品也是能看到的。

    总体来说,《流浪地球2》放在国际舞台同类型完全也可以很能打,当然,世界没有完美的电影作品,遗憾的艺术总能成为电影的代名词,接下来就鸡蛋挑骨头,再展开下影片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流浪地球2》“太长”和“太短”

    这么矛盾的论调怎么理解,先说“太长”,是从角色线出发,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原本在第一部就有不少塑造角色的戏份,其实角色已经立住了,不过《流浪地球2》还给刘培强注入感情戏和师徒戏份。

    个人觉得感情戏可以削减一些,做到点缀就行,反而张鹏和刘培强师徒戏份做得更自然和有层次,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师徒情感线的积累,在最后有释放点,而且还能联动到第一部刘培强做的选择,升华到了人类命运的存亡。

    而刘培强爱情线,和整条流浪地球主线的联动关系不大,到最后也没有释放点。

    另外“太长”的解释指的是173分钟的时长,严谨来说,173分钟对于一部大制作的电影,并不长,给我长的感觉更多是有点可惜没有分成2部去制作。

    导演郭帆也提到过,其实原本《流浪地球2》就是要分成2部去拍的,一部主讲太空电梯危机,一部讲月球坠落危机。

    看过电影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吧,两次危机大事件,中间还有图恒宇的数字生命的故事线,这三条剧情都是全新的,都需要从头说起,再加上《流浪地球2》属于科幻类型,就还需要增加特别的“建制”解释戏份。

    所谓“建制”,是科幻或奇幻类型的一个特点,为了向观众更清晰解释影片世界观,需要有给到一定时间去呈现和解释一些特别的科幻设定。

    比如《星际穿越》中开头的印度无人机,就用了不少笔墨去解释,而影片厉害之处在于,无人机在功能解释性下,库珀和家人的对话却更有其象征性。

    好打住,《星际穿越》如果有机会打算做一个超长解析系列,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兴趣,可以点赞关注留言让我知道。

    回到《流浪地球2》,“建制”场景也有不少,比如“太空电梯”,“550系列”等,因此所有元素整合起来,就显得《流浪地球2》在体量上稍微臃肿,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会呈现信息量过载。

    但相对的,我们就要聊到“太短”这个语境,同样也是因为原本要做两部电影所形成的。

    据说,只是据说我们看到的《流浪地球2》院线版,其实已经删减了80多分钟的戏份,这也是我看片时,觉得很多场景都意犹未尽的原因,很多可以展开来说道的细节,在影片中没有得到延伸,真是遗憾。

    比如数字生命这个线,按理说不应该是暗线,而是应该成为电影版《流浪地球》系列最可以深挖的一条故事线,从而探讨人性矛盾的光明和黑暗两面。

    另外“太短”的意思,也在于没能更好的展现“太空电梯危机”的内容,只能作为影片第一幕特效大场面的附庸。

    除了“太长”和“太短”,再来就是极少部分“特效”折射效果,影片虽然和如今好莱坞一线大制作的特效大片没什么差距,但在CG折射上,还是让我有点出戏,那就是玻璃的渲染。

    一个是韩朵朵打破玻璃的画面,一个是图恒宇被电击的那场爆破玻璃,而且还是用慢镜头,放大了玻璃CG感的呈现。

    好,总结一下,以上只是我对《流浪地球2》的主观点评,说一千道一万,《流浪地球》系列,再次凭借一己之力,让中国科幻电影跻身到世界级科幻类型水准,而且这次故事层面也同样很值得玩味。

    期待《流浪地球2》有导演剪辑版,把删掉的80多分钟补回来。

    好了,正片开始,接下来,就是《流浪地球2》一些值得脑洞和解析的环节!会有大量的过度解读和个人主观观点,因为估计我也是全网最晚,所以很多观点会和其他老师分析的有冲突,请理性讨论。

    不需要杠,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以您为标准!

    流浪地球编年史

    想要深入串联《流浪地球2》的诸多烧脑情节点,就先要更清晰认识整个流浪地球计划的始末,以及出现的派系和矛盾,顺便也能更清晰梳理片中重要剧情线。

    《流浪地球2》的时间主要发生在2044年至2058年,片尾还有一段放置在2065年。

    第一部《流浪地球》的时间发生在2075年。

    在拍摄第一部《流浪地球》时,该系列出版了一本官方的《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这本书详细记载了2075年之前的编年史,结合这本书的资料,以电影版时间线为准,我汇总一些值得注意的时间线和事件。

    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在统计过最近一千年太阳活动和近50年的详细记录后,发现太阳核心聚变加速,会产生致命氦闪导致太阳灭亡,从而也让地球随之毁灭。

    不过这一结论当时没有得到任何回响。

    直到1980年,NASA才成立工作小组研究相关课题,但也只是研究。

    而在《流浪地球2》中,多加了一条新的重要节点,1987年,中国航天710所,收到了信息内容“2044”,来源不明,2044指的就是太空电梯危机。

    1994年,付建明和相关专家,认为太阳氦闪将会在400年内发生,时间并没有得到精确,有可能是第二年,有可能是第400年。

    这样长过一个常人几倍寿命的时间,就很容易对人们产生疏离感和矛盾,给将来星球派和飞船派,数字生命派的产生埋下伏笔和隐患。

    1996年-2000年间,付建明和相关专家继续研究,不过期间存在断断续续,毕竟太阳氦闪依然停留在研究报告里。

    2002年,重核聚变科技开始研究,也就是推动地球的那个发动机。

    到了2003年10月,一场G5级别的太阳日冕抛射袭击地球,付建明得到更多研究数据,现实中,2003年10月确实发生了一次被称为“万圣节太阳风暴”的袭击,导致欧美一些卫星不同程度受损。

    在2009年时,付建明从研究数据中预测下一次太阳风暴将在2015再次袭击地球。

    不过到了2015年,太阳风暴并没有发生,付建明研究组被就地解散,很多国家也停止了研究,太阳氦闪危机论调转向民间。

    而与此同时,航天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2022年,太空生物圈的研究获得成功,这也是影片中领航员空间站的雏形,人类在太空居住,氧气和食物得以进入封闭循环和再生。

    2024年,最开始提出太阳氦闪危机的付建明专家离世,在这之前他还到联合国示威抗议,说灾难就要降临。

    而到了2026年,付建明曾经预测2015年的太阳风暴降临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伤害,这个预测晚到了11年。

    通过这件事,各国开始重视太阳氦闪危机的警告,并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研究。

    2027年,之前的重核聚变研究组,太空生物圈,还有太阳氦闪研究组都开始接触和交流,从而形成了“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中最初叫“移山计划”,巨型重核聚变发动机的研发也提上日程。

    2028年,因为“移山计划”消耗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因此在群众中分裂出了飞船派和星球派。

    飞船派支持的是人类乘着飞船离开地球,抛弃地球殖民其他星球,星球派就是支持“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小破球一起跑路。

    2028年7月,人类通过研究证明,官方证实太阳氦闪可能会在2100年左右发生。

    2029年,联合国还在研究“移山计划”,而美国支持飞船派退出研究组,美国单方面研究飞船殖民的选项,这或许也是影片里呈现的方舟号计划的开端。

    2029年10月,黑客拿到了美国的飞船移民的资料并散布到民间,人们才发现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能坐上飞船,瞬间激起民愤,美国只能放弃飞船移民计划。

    2030年,世界各国交出部分军权,联合国向全世界提出“移山计划”,应该也是在那时候,联合国更名为“联合政府UEG”。

    同样在2030年,生物备份工程启动,这应该就是“火种计划”的一部分,当然根据《流浪地球2》,数字生命也算是一种备份,或许生命数字和550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也是从2030年左右开始。

    所以可能在那个时候,支持数字生命技术的“数字派”诞生,这些人愿意相信人类可以储存意识进机器里,从而获得永生。

    2037年,图恒宇备份了自己的数据意识,所以在片尾图恒宇进入550W时,明显年轻了很多,脸蛋能嫩得捏出水的内种。

    2039年,图恒宇因为“行车不规范”出了车祸,老婆当场死亡,图丫丫重伤,作为研发数字生命技术的图恒宇,把图YY的意识上传到550A的计算机上。

    在《流浪地球2》主线2044年之前,数字生命的研究被禁止,但支持数字派的民众依然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这也是太空电梯危机的导火索。

    接下来,就来到《流浪地球2》的时间线。

    2044年,星球派和数字派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

    都说一部电影的开场是很重要,在影片呈现各片场大LOGO时,画面所呈现的方式,也是基于数字生命的量子化设计。

    这说明了数字生命将会是影片中的关键所在,之后影片转场到加蓬,第一个画面也是给到了代表了数字科技的摄像头,而摄像头上有一只代表了死亡的乌鸦,这个画面侧面暗示了550系列的数字生命科技,会给人类带来逼近死亡的考验。

    张鹏对刘培强的台词中有说到:“都打成这样了”,然后画面展现了加蓬城市一片废墟的场景,还时不时有爆炸。

    这说明在UEG宣布“移山计划“之后,社会开始出现混乱和动荡,质疑和反对日益升级,区域发生武装冲突,UEG在推进“移山计划”的同时,还需要维持社会和平,特别是防止数字生命派的恐怖袭击。

    2044年某日,UEG总部遭受了空袭,“移山计划”需要尽快得到验证有效,才能安抚焦虑的民众。

    这里需要强调解释下“移山计划”的组成部分,“移山计划”主要是在地球建造一万做发动机,驱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在这个主体任务需要完成的同时,还有一个“逐月计划”,就是在月球建造三个巨型驱动机,让月球离开地球轨道,好让地球更安全逃离。

    然后为了更好完成“逐月计划”,所以要先在地球轨道上建造一个空间站,这个空间站叫做“方舟号”,方舟号工程巨大,用火箭来回运输建造物资肯定是不实际,于是人们就建造了太空电梯,以方便输送物资和相关工作人员。

    所以,重点来了!影片并没有提到一个叫“方舟计划”的paln B,影片开头旁白就有提到,在几十种解决方案中,最后全世界各国最终达成一致,通过了“移山计划”。

    同理得证,方舟号空间站的作用,只是为了更方便去进行“移山计划”中的“逐月计划”。

    所以在强调一次,没有所谓的“方舟计划”,也就是没有权贵阶层人士乘坐飞船离开地球的plan B。

    影片中刘培强和张鹏在加蓬的对话,就有说到刘培强要参加选拔,通过了就可以去月球执行长时间任务,然后刘培强就说去月球好,地球不好,才有了之后张鹏那金句:地球挺美好的。

    所以刘培强才会乘坐太空电梯,接受太空训练,这些都是为了他去执行“逐月计划”做准备。

    影片在一个展现太空电梯的长镜头时,旁白也介绍到“这是你们通向月球的起点”,也侧面说明方舟空间站是“逐月计划”的一部分。

    为何我一再重复强调这个,因为这对后面我脑洞MOSS可能策划毁掉太空电梯和方舟号的动机十分重要。

    好小结一下,影片的社会民众派系,其实飞船派已经不再被提及,占据两大矛盾的是星球派和数字派。

    理解完这个我们回到编年史。

    2044年3月12日,太空电梯危机由数字派执行,对太空电梯发起袭击,并导致方舟号坠毁,切断了地球和月球的“大动脉”。影片彩蛋MOSS自己承认了,这些恐袭幕后策划有它参与,别着急后面会深入解析。

    因为太空电梯危机事件,可能在那时全球切断了互联网。

    2044年10月,月球和地球的验证实验均获得成功,“移山计划”得以继续进行,人类的未来找到了方向。

    2046年,王家卫电影《2046》的年份,刘培强和韩朵朵结婚。

    2047年,550C进入到发动机和地下城的工作,大大缩短了工期,550系列研发获得升级和突破。

    同年,民意调查显示,星球派的支持率,才首次超过数字派。

    太空电梯得以重建,同时还建设了领航员飞船,作为地球的先锋,为移山计划提供预警,保驾护航,当然我们也知道,领航员计划还有一个plan B,就是火种计划。

    2048-2050年间,地下城名额抽签,只有50%的人才能最终进入。第一阶段“刹车时代”进行,地球逐步停止自转,24小时制改成60小时制。

    2051-2053年,近日点,日照加剧,全球癌症人数增加。

    2054年,550C的升级版550W进入线下测试阶段。

    2055年,只有刘培强获得进入地下城资格。

    2058年1月24日,移山计划正式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接下来影片后半段都是在2058年发生的了。

    从刘培强借DIOR的衣服可以看到,是2058年6月21日,刘培强去面试领航员的工作,目的是拿到家人进入地下城名额,但面试结果很糟糕,不过同样是为了家人,刘培强和图恒宇作为陌生人首次产生了联结。

    隔天夜里,图恒宇带上家伙,夜闯面试的基地,然后把数字图丫丫意识上传到550W,仅过了1.7秒,月球的发动机就过载,月球偏离轨道方向冲向地球,月球危机诞生。

    同时,各国领导人收到核武部署数字,刘培强被紧急招入领航员空间站。

    “逐月计划”被临时变成“炸月亮”。

    于是各国把自家的核武全部拿出来,安置在月球引爆,通过核爆炸引发月核聚变,让月球自己爆炸瓦解,这个任务交给了张鹏和刘培强在内的航天员完成,为了让核弹引爆,张鹏和其他敢死队成员牺牲。

    要完成地球发动机同时启动,需要重新恢复全球互联网,图恒宇和马兆负责北京互联网部分。

    图恒宇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自己和图丫丫的数字意识都上传到550W,通过数字生命继续操作,让全球互联网恢复,总指挥开启了发动机,地球顺利逃离月球残骸,正式踏入流浪征程。

    马兆牺牲,图恒宇是生是死很难说,心电图显示图恒宇也牺牲了。

    2065年,地球进入加速期,地球绕太阳十年进行加速逃逸,人类再次收到更精准的警告“20750215”,也就是木星危机。

    2075年,木星危机,也就是第一部《流浪地球》的剧情。

    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应该会是《流浪地球3》的剧情。

    好!重要时间节点和事件都梳理完毕,准备好了吗,要开脑洞了!

    550W-MOSS

    550W脑洞

    相信现在全网讨论《流浪地球2》最火的,就是影片加入的人工智能550W背后的故事,也出现了好几种主流的脑洞猜测,所以我想先声明,脑洞和解析没有对错,不管哪种结论包括我自己,都会存在漏洞,大家看着开心就好。

    我先说结论!550W就是要毁灭人类,但在这期间遇到了图恒宇这个变量,于是毁灭人类的计划,从过去,现在,未来,都被打破了。

    因为对于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我的理解,都是只有人类自己,才能拯救人类。

    好!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开始一步步去求证推理开脑洞。

    先来看结尾的彩蛋。

    图恒宇上传了自己2037年的数字意识到550W,并成功让全世界互联网恢复,注意互联网恢复这个信息点,这也意味着数字图恒宇父女和550W融合的MOSS,将会无所不在,并不会因为某个单体设备损坏,MOSS就被消灭。

    同理得证,第一部《流浪地球》中,领航员号的MOSS和刘培强同归于尽,并不意味着地球的MOSS也被灭了。

    要想灭掉MOSS唯二办法,第一是人类回到原始时代不用网络,局域网都不可以,要么就是地球全灭。

    结尾彩蛋中,图恒宇打开了一封六边形红章的信,这个六边形呀,其实很多科幻片都有在运用,蜂巢形状,在用料和设计结构上,属于坚不可摧的存在,久而久之,六边形设计就代表了高科技。

    图恒宇打开信封,上面写着2075-0215,也就是木星危机发生的准确时间。

    MOSS这时也承认,2044太空电梯危机,2058月球危机,2075木星危机,2078太阳氦闪危机,都有MOSS的参与。

    然后MOSS解释:“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就是毁灭人类”。

    我们先来拆解这句话,首先MOSS说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

    这可以理解为是MOSS觉醒的关键点,但还不是觉醒奇点,只是完成了觉醒第一阶段。

    有人说地球的550W是离线版本,影片有强调这一点,这或许是图恒宇知道后面他会被抓,可能把数字YY仅上传到一台550W不保险,于是做了550W打包上传,包括月球上的。

    影片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镜头,拍出图恒宇在操作布线似乎不仅一个房间的550W,也侧面说明了这点。

    550W-人在回路

    于是当图恒宇上传数字YY意识给550W后,550W有了一个学习人类意识的宝贵机会,简称“人在回路”。

    人在回路是英文的直译“human in the loop”,缩写是HITL。

    这是一个关于机器学习方式的复杂解释,专门有本书就是在聊人在回路的。

    这个“人在回路”要先从“人类标记数据”聊起,也就是The Basic Principles …… 想什么呢,当然没有开课的意思我也没资格,说人话,一个人如果看到自己宠物狗的尾巴,就知道它是自家的狗狗,并产生感情联结。

    而机器看到一条狗的尾巴,可能还并不知道这是一条狗还是一根绳子,更不会去运算到这条狗和自己有什么联动。

    我们现在看到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都只是精确记录数据而已。

    而“人在回路”就是去通过训练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情感分析,环境变化等等一系列的学习。

    所以人在回路的方法,是当下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获得更高精确度的关键。

    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通过固定环境的模拟,去形成的一种假性智能,但通过“人在回路”的学习,人工智能就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去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去预测未来的准确性。

    人工智能对于“人在回路”学习的方法论,和《西部世界》人工智能通过由内向外的二分心智自我觉醒很不一样。

    二分心智简单来说是通过外部引导,从而让人工智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完成觉醒,这种觉醒是一瞬间的,就像《西部世界》中德妹那样,发现了宇宙生命的奥秘。

    二分心智的论调更为哲学和心理学。

    而“人在回路”则显得更为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当下就在运用,而这种更多是基于模拟运算,硬件设备越强,算法也越精确,这也是影片为何要展示550系列硬件升级的过程,图恒宇看到550C的时候两眼发光,一直念叨着太快了太快了。

    另外“人在回路”的人工智能学习,觉醒的过程相对于“二分心智”理论,就并非是一瞬间,而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所以影片也展示了550W两次质变的关键点,一个是数字YY上传,一个是数字图恒宇的上传,而且数字图恒宇上传后,画面出现了疑似未来的影像,比如白发苍苍的周喆直,还有光头图恒宇穿战甲,这也意味着那时的550W,才可以打破了线性物理时间的屏障。

    其实数字人类意识上传给550系列,影片就已经用了具象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很好解释了550系列如何学习“人在回路”。

    影片中图恒宇最初上传数字YY到550A,拥有2分钟数字生命的YY,表现出的就是550A在通过“人在回路”学习更多随机意识。

    比如每次数字YY(550A)都会问图恒宇,爸爸这道题怎么解,为什么数字YY总是开场要问这道题怎么解,对应的其实是YY临死前冰淇淋选择难题,变成数字化后,数字YY把冰淇淋难题变成了数学题,重复着问图恒宇这道题怎么解。

    图恒宇有时候会给答案,有时候会聊别的,这些都是550系列通过图YY去学习人类给出的反应,从而去随机应变。

    之后数字YY(550A)会进入视觉认知,每次YY第二句话就会表述图恒宇周围的环境是如何的,比如爸爸你周围很黑,很多镜子,很多水。

    然后数字YY(550A)进入到自我认知,说她很冷,想妈妈,爸爸抱抱,我在哪很害怕要出去等等。

    但由于只有2分钟,数字YY就又进行迭代重新学习“人在回路”,由于550A算力达不到,也就无法更深入学习。

    而当图恒宇把YY数字意识上传到550W后,数字YY寿命有70年,也就是图恒宇一直强调的,我要给YY完整的一生

    注意图恒宇反复强调的,我要给YY完整的一生,而不是我要550W觉醒之类的论调。

    所以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人的数字意识进入到550系列后,人只是客人,而这个操作,无意间帮助了550W通过“人在回路”学习,一步步走向觉醒。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镜头画面,是数字YY上传到550W后,图恒宇打开550W机器一瞬间,镜头从550W的红点视角深入,然后穿过一个个空房间,最终到达有图丫丫的房间,图丫丫看着镜头,似乎就像是看着550W,之后镜头迅速离开房间,回到图丫丫的显示器。

    这个长镜头,说明数字YY意识进入到550W,550W迅速通过“人在回路”学习数字YY意识,然后瞬间决定做出月球发动机过载指令。

    同时也在那个瞬间,550W得到了另一个论点,那就是片尾彩蛋对图恒宇说的后半句:“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

    阿天呀,聊了这么多还停留在这句话解析上,只求点赞支持。

    我们来继续拆解这句话,550W的意思是,延续人类文明,要毁灭人类。大家觉得很矛盾对吗,或许大家没把重点放在文明二字上。

    550W并没有说延续人类生命,或延续人类,要毁灭人类。

    所以550W的初衷意愿,是延续人类的文明,而不是保住人命。

    影片多次拍带着红点的摄像头看着人类遭遇的一切,人类丑陋的挣扎的执念的,好的坏的等等,但所有的结果,都是在毁灭人类文明。

    所以唯有毁灭人类,才得以保存人类文明。

    这时大家肯定会问,月球危机不就让整个地球的被灭了吗,哪还有人类文明,但要记得当时已经有领航员号了,也就是有”火种计划“在里面了。

    “火种计划”就是MOSS不需要人类,然后能延续人类文明的方式。

    所以《流浪地球》系列还有一个金句,说的是“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侧面就是用来怼MOSS那句“延续人类文明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 。这不就对上了吗?

    好,得到这个结论后,MOSS用了个但,做了转折,然后说,图恒宇是一个变量。

    这里的“变量”怎么理解,要从图恒宇的一生去展开了。

    550W-图恒宇

    当数字图恒宇上传到550W后,变量产生,数字图恒宇通过数字YY背下来的密钥,恢复全球互联网,真正意义上拯救了世界,使得550W毁灭人类计划失败。

    这就存在一个奇妙的解释,到底是550W拯救了人类,还是数字图恒宇父女拯救了人类,这个问题我们先留着。

    回到我前面分析的,人的数字意识进入到550W后,人的数字意识只是作为550W的客人,供550W学习和迭代觉醒。

    但这其实是基于我们人的思维去思考的问题,因为数字图恒宇父女已经成为了550W的一部分,尤其是作为成人的数字图恒宇上传后,甚至出现了未来场景画面,从而侧面证明可以打破物理时间线,上升到四维物种。

    片尾彩蛋也用画面呈现了这一点,像《星际穿越》一样出现了很多小房间。

    这也就解释了1987年为何能收到2044的信息。

    当然了,有人说其实在1987年人工智能就觉醒了,以大刘的作品来看,似乎确实不太会出现时间穿越的设定,时间穿越在硬核科学科幻中出现,也会显得很难去解释。

    当然《星际穿越》表示很淦!

    或许在流浪地球世界观里,在1987年计算机就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咱们不妨把脑洞开大点,打破物理时间,在硬核科幻上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更何况影片还有不少暗示。

    影片出现数字的地方,都是和中微子相关的,还有点火那段快闪画面,疑似出现了未来景象。

    所以我们就先往时间穿越的设定方向继续脑洞。

    然后我们再往不是时间穿越设定的写实方向脑洞。

    550W-时间穿越设定

    影片如何做好硬核的时间穿越设定呢?这就要提到中微子。

    众所周知,《星际穿越》利用了引力波,也就是量子引力理论作为科学依据,去实现时间穿越。

    而《流浪地球2》使用的是“超光速中微子实验”和量子纠缠。

    影片中提到在1987年,中国航天局发现宇宙辐射的中微子有2044的字样。

    现实中在1987年,当超新星SN1987A爆发时,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观测器发现,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信号,比可见光辐射要早到数个小时抵达地球。

    当时就有科学家提出,中微子比光速快,但经过验证后,又指出是中微子比光子更容易穿过爆炸干扰被侦测到。

    然后是影片中的2058年早些时候,收到了205807,也就是月球危机警告,是通过超快光学飞秒实验捕捉到的,该实验室是通过飞秒脉冲生成技术,研究光子和中微子。

    之后就是2065年,是从DUDE中微子实验室发现了20750215。

    那么,中微子是个啥。没资格开课,简单说。

    在2011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做了一个关于中微子震荡现象的实验,发现中微子的速度居然跑赢了光速,在长达732公里的环形隧道中,中微子比光多跑了18米。

    要知道光速是被公认宇宙第一速度,没有任何物质能超过光速,所以这个实验结果让科学界震惊,因为这就给世界提供了一个设想,可以回到过去,哪怕只是信息。

    当然因为这个实验还需要反复验证和试错,之后他们发现,中微子超过光速,可能是因为GPS信号不同步导致的。

    不管怎么样,这次普遍被认为“乌龙”的事件,让科学物理学界放松了质疑有超光速物质的存在,并且最重要的是,给硬核科幻提供了肥沃的想象力。

    所以《流浪地球2》利用了这个依据,再加上量子计算机叠加,就形成了影片中看到的,通过观测中微子,能察觉到未来留在过去的信息。

    好理解完影片时间穿越设定的依据,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把未来的警告发送给过去人类的呢?

    不少人认为是550W也就是MOSS,它制造危机的同时也给了人类解决方法,目的是为了让人类更团结,然后最终能完成流浪地球计划。

    接下来我们就来解构下这个观点,看看对不对。

    先说结论,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前面已经解释了MOSS的终极目标,是延续人类文明,而不是保住人命。

    所以MOSS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让现实人类毁灭,然后让数字生命壮大,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方向。

    比如太空电梯危机,把方舟号炸了以后,逐月计划被破坏,人类才能全身心把精力和时间转入数字生命研发上。

    再来就是月球危机,当550W让月球发动机过载后,人类确实被迫看起来更团结,因为各国要交出核武,团结一起炸月饼。

    但假设,如果月球危机没有发生,逐月计划成功,人类保留核武,确实是存在核战争的隐患,可是反过来看,解决月球危机核武器用完了,人类就不会再造吗?只要有人类社会有国家存在就有纷争,人类就不会再造核武自取灭亡吗,所以这个推论对于我来说,还是存在疑问。

    550W就是想用月球危机,逼着领航员启动火种计划,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人类文明。

    还有就是木星危机,在木星危机之前,人类也没有明显铺垫有什么矛盾激化的现象,从第一部《流浪地球》来看,活着的人类都进入地下城,各国的沟通也正常,流浪地球计划是顺利进行着的。

    所以MOSS制造木星危机,目的是再次团结人类这个假设有些牵强,MOSS不过是逼着火种计划再次启动。

    好那么到底是谁发送了警告信号呢?是谁在暗中帮助人类呢?

    基于影片呈现的方式,我觉得数字图恒宇父女依然拥有独立的数字生命意识,存活在550W里面,并开始以数字人和人工智能进行对抗。

    也就是说,550W里面,其实有三个意识存在,一个是拥有完全自我意识的MOSS,一个是数字图恒宇,一个是数字YY,他们三共享一个服务器,共享所有能力。

    影片有一个很隐晦的细节,就是片尾550W给自己改名成MOSS,或许就是想给我们区分550W和MOSS,550W代表了MOSS和数字图恒宇父女,是一个服务器总称,而MOSS,则是拥有独立意识的人工智能。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片尾彩蛋,550W在向数字图恒宇介绍自己,这段MOSS的自我介绍话术,和MOSS对刘培强介绍自己时是一致的。

    因此MOSS最后才会对数字图恒宇解释死亡时说到,对“已经”和“死亡”,MOSS有不同看法,这都侧面说明在MOSS眼里,不管是实体人类和数字人类,对于MOSS来说都是人类,而且在MOSS看来,数字图恒宇意识还在运行,那么对于MOSS来说,就代表图恒宇没有死。

    当然这里也体现了中文博大精深,MOSS对“已经死亡”看法不同,或许指的是图恒宇在现实中没死,被救活了,影片有个画面是后备救援打开了门看到水中的图恒宇,虽然屏幕显示心跳停止,但或许也只是暂时的,所以MOSS说对“已经死亡”的看法不太一样,这也给《流浪地球3》埋下伏笔,我们也能看到未来有光头图恒宇穿战甲,可能现实中图恒宇被救下后,成了植物人之类的,进入冬眠等待医疗科技进步到可以救活他,图恒宇醒来后,就正好是太阳氦闪的时间点2078年。

    好再复盘一下,数字YY上传到550W后,550W完成了一次迭代升级,但因为数字YY是小孩子,550W能学习的人类各方面知识有限。

    之后数字图恒宇上传到550W,由于图恒宇是成年人,这次迭代升级很成熟,550W直接能打破时间界限,获得更完整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认知,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数字图恒宇的上传,让550W获得了觉醒奇点。

    因为数字图恒宇父女意识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他们在550W里面,完成了密钥恢复了互联网,拯救了地球。

    同理得证,是数字图恒宇父女拯救了世界,而不是MOSS。

    好都还看得明白吗?

    个人脑洞,这不是MOSS发出的警告数字,而是数字图恒宇发出的,目的是用来警告人类。

    这就是我最开始说的,《流浪地球》我的理解,应该是人类自己拯救人类,而不是一个纯人工智能拯救人类。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刘德华说会继续参与《流浪地球3》的原因,因为图恒宇的戏份还会继续,不管是现实图恒宇还是数字图恒宇,《流浪地球3》应该会真正揭秘,到底是谁发信号警告人类,是谁在暗中帮助人类。

    我这里还有一个更脑洞的过度解读,要不要试试看。

    在550W里面,可能还有其他人的数字意识,和数字图恒宇一起帮助人类。

    在片尾彩蛋中,图恒宇重复说,我不是已经死了吗?我们能听到清晰的敲门声,然后镜头扩大到无数YY的房间,之后转场到MOSS的红点眼。

    所以这个敲门声,是不是暗示了550W里面有其他的人的数字意识。

    比如马兆和周喆直。

    咱们一个个来盘,首先是马兆,网上已经有很多对于马兆的深入分析了,甚至是说他就是背后操控一切的人,他是藏得最深的数字派,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550W觉醒。

    我喜欢这个角度的过度解读,也看到很多所谓的证据吧,但我反复看还是觉得这些观点都是具有两面性。

    我还是先说结论,我认为马兆也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之一。

    不少人觉得马兆是深藏的数字派大佬,证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YY临死前,是马兆允许将YY意识上传成数字卡。

    然后是马兆研究550W时,电脑前有个字条MD指令写着:延续人类文明,和MOSS的终极指令一致。

    之后就是不少人觉得,马兆其实暗地里是默许图恒宇上传YY数字意识到550W,他在劝说图恒宇的时候,其实是在给图恒宇拖时间,特别是保安拉开马兆要电图恒宇时,图恒宇还看了下手表,感觉是在算YY数字意识上传好了吗。

    再来就是马兆的遗嘱,画的是无限符号,或者是莫比乌斯环吧,不少人觉得是给550W下指令。

    最后就是马兆恢复全球互联网,为的就是让550W可以无处不在。

    大概就是这些吧,还有一些说车祸是马兆一手策划的,或者是550W策划的,然后还有马兆的名字解构等等的吧。

    这些说的似乎都挺合理,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有些矛盾,而且我从内心就觉得马兆这个人,只是热爱数字生命这项研究,但对人工智能觉醒或不觉醒,不感兴趣。前面我已经说了,数字生命和人工智能觉醒,两码事。

    其实我认为马兆是英雄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马兆临死前的遗言:??

     短评

    低开高走,前半小时脚趾抓地,刘培强的爱情线真的很尬,那个女性胸部特写后韩朵朵生气,我非常非常厌恶郭帆这种没有任何笑点的恶趣味。图恒宇的线救回来了,华仔真的神。ps朱颜曼滋很适合这种角色,喜欢她的颜。

    7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推荐

    故事冗长且稀碎。想讲的太多,一样都没有完全说清楚。我全程给我妈讲解,坐我旁边的也在全程给他妈讲解。其实2044年那段没有塞在这部里的必要。关于生命和文明,现实和虚拟,只有标签和口号,没有智性的讨论。全程就是看一群固执的爹抗拒自然,不被任何人和事说服甚至动摇,强行按自己的意志支配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称之为「勇气」,前脚才感叹「人类把最强的密码用在了互相攻击的武器上」后腿就把人类分成「我们的」和「你们的」一面想当老大「我们比你们其他任何人都要正确伟大光荣,听我们的就对了」一面装和气「我们是为全人类考虑,是在(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不是想搞强霸」,全片刻意制造的笑点,都没有这种又啥又啥的自我矛盾好笑。

    9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看到沙溢扮演的师傅喊出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时还是忍不住落泪

    12分钟前
    • 特凡人
    • 推荐

    看完了,大年初一就在电影院哭了,那种与天斗与人斗与命运斗只为了未知的未来和理想奋斗的中式硬核浪漫让人心潮澎湃。李雪健那个角色在大会的发言真的超牛,大刘笔下的科幻真是处处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务实和真诚,好喜欢,这电影真的太特么牛批了!

    13分钟前
    • 🛸
    • 力荐

    “这是俄罗斯的型号,没有安全保险,只有两个扳机。”

    15分钟前
    • C
    • 推荐

    2019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想着,回国之后如果能在这样的剧组工作就好了,结果今年就真的在这部的片尾字幕了。🥰与有荣焉。今天很想念组里的朋友们。

    20分钟前
    • DrunkenPeach
    • 力荐

    《流浪地球》系列,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电影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宏大的全人类史诗!但是,173分钟的片长,三条缺乏交互的故事线,慢热的节奏,劝退路人的冗长数字生命线,确实是讨好了影迷与科幻迷,可无疑也是提高了对广大路人的门槛。豆瓣用户狂吹刘德华线,但电影院里刘德华线却让很多观众低头玩手机。2023年1月22日,刘培强先生,生日快乐!可能也就世界末日了,房价才会跌。最后,这不比《阿凡达2》的家庭伦理与美式霸凌好看?

    23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力荐

    不必对比什么 作为里程碑他已经无敌

    24分钟前
    • 电子梦
    • 力荐

    比第1部好看。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更多的小破球

    29分钟前
    • 无心xwxw
    • 力荐

    就这还有人说超过《星际穿越》?

    30分钟前
    • camus
    • 较差

    刘德华那条线有点儿意思,为这个系列电影开启了新维度。太长了,删减强制煽情正能量能短30min。

    32分钟前
    • 撕蓝
    • 推荐

    原来人死后还要继续干生前的活儿是真的。

    37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笨笨!!你是军犬!!

    42分钟前
    • 水逆退散
    • 力荐

    四星半。《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进步很多,并将国产科幻大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观足够硬核,动作场面与特效更加恢弘也更加细致,尤其是对太空电梯的呈现,太惊艳了。剧作上也更扎实了,两次大型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两种理念冲撞(数字生命计划与移山计划)、两个一体两面的主角……冲突线明晰,人物群像立体。同时,周喆直就是新时代的愚公,难怪这个角色要请李雪健老师来演。影片对愚公移山这样的中国精神有了更加丰富有力的传达,这也是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所在。

    4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三星半。郭帆拍片的恳切,在场景设计和视效的细腻度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次拉高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工业水准。雪健老师依旧老辣,刘德华则收获了近年来最有挑战的角色。可惜的是,这部续作在叙事层面太过松散,刘培强、图恒宇两条主线并行,还要给周喆直超大篇幅,以至于情节取舍变得犹疑不决,这对节奏先行的科幻片来说是大忌。角色的篆刻比重,是该系列在未来第一优先要做的功课。

    48分钟前
    • HarperDie
    • 还行

    放几年前,我会跟着愤青一起骂,骂故事写的不好,骂节奏,但其实我的阅片量来讲根本不懂这些。无非就是跟风黑,显得自己多专业一样。现在呢?有一部电影3个小时让我不困,让我感慨,让我跟着它的思路去走,还能看到中国电影人走向世界的野心,就已经足够了。

    49分钟前
    • 一叶小江南
    • 力荐

    四星+一星鼓励,值得八分以上的佳作!还有我不理解 看了会睡觉一般是不感兴趣 看了骂依托答辩的都是什么脑回路。美国拍科幻片就能泛滥煽情主旋律,中国就不能是吧。美国就能输出,中国就不能是吧。再说了,我是真没看出来有多主旋律了,要硬说是主旋律的话我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星际穿越》可以有亲情,生孩子没问题,到《流浪地球》这就催婚催生了是吧?《星际穿越》里美国人可以拯救全人类,《流浪地球》里中国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了是吧?《星际穿越》里可以抛弃一大部分人类,然后一小部分人类放弃地球和太阳系去新星球生存,《流浪地球》就不能有家国情怀,带着剩余一半的人类和地球去寻找新家园是吧?我只能说戴有色眼镜去看总能在鸡蛋里挑出来骨头。当然,上述这些是我好兄弟宸老师(豆瓣可以搜到)以及我亲身经历而有的输出。

    54分钟前
    • 一堆曲别针
    • 力荐

    刘德华那条线,给整个电影情节优化了不止一点儿,尤其是溺水后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瞬间:“这是国产电影能有的剧情吗?”

    58分钟前
    • 关山难越
    • 力荐

    我的建议是,把网络服务中心迁移到高原上来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我看有些人说又红又爹,感觉确实有点儿。但是点完头我又想,美国哪部电影不是又“蓝”又“宇宙第一”?

    1小时前
    • 玛丽莲萌鹿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